近日,2024年中国・山东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我院孙兵博士团队喜获揭榜领题技术攻关组别“金奖”,实现我校博士(后)在该项赛事上奖牌的突破。本届大赛以“博揽英才 创领未来”为主题,共吸引来自海内外23个国家(地区)、30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500余家企业的1290个博士(后)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团队成员数量高达3600余人。共有422个项目入围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产生金奖35个、银奖71个,铜奖140个。据悉,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对获得金奖的博士(后)项目负责人直接颁发“山东惠才卡”,并提供全省29项绿色通道服务。2024年中国・山东博士 (后)创新创业大赛以来,学校及物电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广泛动员,坚定了参赛选手的信心,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图文:刘程爱编辑:田绪涛编审:刘程爱
2024-12-0211月15日,由山东电子学会主办,山东电子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承办的山东电子学会第三届教育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全省高校和企业的80余人参与此次会议,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副院长韩锴、副教授樊心民赴济南参加本次会议。会上,我院当选常务委员单位。会议指出,教育专业专委会要持续发挥连接全省电子信息类高校的纽带作用和平台优势,进一步调动专委会成员的积极性;积极组织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研讨会和主题讲座等活动,更进一步的推动山东省高校与电子行业、企业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探讨同企业协同推进“新工科”建设和“学科交叉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推动山东省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通过积极参与教育专委会各项活动,与省内外高校、行业企业广泛交流,我院的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必将推动未来我院电子信息学科和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文案:刘晓雯图片:刘程爱设计排版:编审:韩锴
2024-11-20为进一步拓展博士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学院科研水平,2024年10月10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了教师工作坊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田昕、司会晨、马兴娟三位博士教师做学术报告,物电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田昕、司会晨、马兴娟三位博士分别作了有关镱离子掺杂激光晶体的多声子耦合物理机制及波长拓展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银基硫化氯气体传感器微热板和气敏性能研究以及高效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氧化镍的改性研究报告。学院教师就三位博士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沙龙活动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博士教师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推动学院的科研事业发展。文案:刘晓雯图片:刘晓雯编辑:程子琪编审:杨阳
2024-10-13近日,2024年度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揭晓,我院青年教师张帅博士入选。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是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加强高层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而实施的人才战略项目。2024年度有134名青年教师入选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其中由省科协遴选100名,由各共同组织实施单位遴选34名。张帅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2024年1月加入我院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张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在Nat. Commun、ACS Photonics、Adv.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引用2000余次,H因子26。张帅的入选对于促进我院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助力我院科技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和团队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024-10-10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名单,我院申报的光量子科技与应用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光量子科技与应用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建设,主要以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利用光子偏振、相位、时间、位置和轨道角动量等自由度进行量子态编码和量子位构建,从而完成量子通信与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以及量子材料与器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量子科技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并实现相关技术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是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重要指示要求,服务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科研创新平台,是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重要支撑。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坚持“四个面向”,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我省战略需求,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2024-10-08日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认定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名单的通知》(鲁发改高技〔2024〕512号),我院申报的“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由我院联合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主要针对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领域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在新一代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发与应用、先进激光技术与应用、光量子技术与应用等方向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和创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先进光电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和机制创新为推动力,旨在构建起集先进光电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省发改委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由研究开发能力和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共同设立的创新联合体,是山东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成功获批,是学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学研融合发展、持续加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的又一硕果,对聚焦区域产业需求、突破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攻关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物电学院将继续聚焦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积极培育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为服务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07-11成果类型教师姓名成果名称课程建设黄宝歆山东省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娟娟山东省高等学校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张鲁筠潍坊市“课程思政”精品课程高进校级在线课程立项建设课程张留朝校级在线课程立项建设课程曹连振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张鲁筠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杨阳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张彭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高进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范晓静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李冲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唐艳艳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聂玉明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刘进忠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张留朝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高德恒校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王琳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进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张鲁筠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刘冰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王琳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范晓静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张鲁筠潍坊学院继续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高娟娟潍坊学院继续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张虹山东省一流教材张鲁筠正式出版教材高娟娟正式出版教材李秀圣正式出版教材张建心正式出版教材教学研究项目黄宝歆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王春艳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王琳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学获奖张文君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张鲁筠潍坊学院教师创新大赛二等奖高进潍坊学院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王晓林潍坊学院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教学团队曹连振校级教学团队张鲁筠校级教学团队高娟娟校级教学团队
2024-07-05为进一步提升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其教学热情与创新精神,物电学院于6月27日上午在7201教室举办了2024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近三年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参加此次比赛,各教研主任与学校督导组教师为评委。此次比赛学院领导与全体教师十分重视,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活动。比赛现场,参赛教师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采和深厚的教学功底。他们精心准备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富有启发性。各位参赛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课堂思政的引入,充分展现了物电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比赛过程中,评委们对参赛教师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评分。他们根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语言教态、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学能手。物电学院一直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曹连振院长表示,新进教师前三年是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的关键时期,此次比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物电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升。学院将继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文案:李益锋图片:李益锋 高娟娟编辑:杨海梦编审:刘程爱
2024-06-29为促进学术交流,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物电学院于2024年6月21日下午在知新楼4210室举行“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本次活动邀请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赵琨教授和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曹桂新教授作学术报告,物电学院在校博士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会议。会议伊始,曹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两位教授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赵琨与曹桂新两位教授先后登台,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赵琨教授以“低维量子物态的制备与调控”为题,围绕课题组在低维量子物态的制备与调控方面的研究探索,重点介绍单层NbSe2薄膜中无序诱导的超导增强效应、低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荧光增强效应和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的界面结构。曹桂新教授以“笼目结构反铁磁材料的拓扑自旋结构和拓扑霍尔效应研究”为题,围绕具有笼目结构的非共线反铁磁半金属材料的磁性和输运性能展开的研究,详细讲述了由于拓扑磁结构改变而产生的拓扑霍尔效应等诸多有趣的反常输运性能,并对其磁调控机理给出了解释。两位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还深入探讨了当前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同学们就低维量子物态以及反铁磁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文案:张善超 刘松豪图片:张善超编辑:孙家帅编审:杨阳 刘程爱
2024-06-24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5月20日下午,物电学院于明正楼5210举办大学物理“静电场中的导体”公开示范课活动。王琳老师的课堂从生动的小实验出发,演示毛皮摩擦橡胶棒实验中的奇妙现象,一下子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课堂上王琳老师以课堂知识体系为引导,亲身动手实践中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电荷分布和静电屏蔽原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不时发出惊叹声。在实验环节,王琳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验电器在感应电场中的实验现象,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应电场得到了具象化表现。老师的精彩讲解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得整个课堂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此外,王琳老师还结合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静电平衡的应用和意义,使同学们对静电场中导体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次公开示范课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物电学院在普通物理教学方面的实力和水平,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物电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有益的示范课活动,为青年教师和同学们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文案:谷佳琪图片:谷佳琪编审:高娟娟 刘程爱编辑:孙家帅
2024-05-21为充分发挥退休老教授传帮带动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师德塑造和专业成长,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助力全环境育人工程实施,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拓宽学生视野,2024年5月9日下午,离退休工作处和物电学院于明正楼5205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活动。本次活动特邀请全国优秀教师逯怀新教授做学术报告,离退休工作处戴建民处长、梁志成科长、物电学院博士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逯怀新教授以《论治学之道的思考》为题,从物理学之“道”、以德为师、以学为师、量子信息前沿等四个方面讲述了治学之道。首先,逯教授通过对《道德经》和《周易系辞传》的解读,讲述了何为道,使老师和同学对“道”有了深刻的的理解。其次,逯怀新教授结合孔子和陶行知的师德观来讲述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高校教师存在的问题。逯教授还结合了个人的教学感受,从爱学生和爱事业两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培养学生。最后逯教授简要介绍了量子信息科学的最新进展。本次“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让老师和同学们更深层了解治学之道不仅在于求真务实,更在于宽容包容;不仅在于严谨治学,更在于博采众长。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讲座,努力营造严谨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氛围。图文:张超越编辑:韩振编审:刘程爱
2024-05-12为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2024年4月20日上午,物电学院于知新楼4210会议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暨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合成实验室主任贾晓鹏教授,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红安教授做学术报告,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王晓磊研究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王春雷教授、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张家良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微电子系主任张静教授等14位校外专家学者参会,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教授、在校博士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会。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上,李英德副校长向受邀专家、参会师生介绍了潍坊学院概况以及物电学院近年来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总体情况与近期发展前景。随后,贾晓鹏教授以《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制备研究》为题,从材料设计,高温高压合成及应用方面进行极具建议性的学术报告。马红安教授以《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为题,从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具体分析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中的应用,及N型氧化物体系热电材料的高压制备与性能优化的研究。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同学们就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本次研讨会拓展了学院参会师生视野,增强了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人才,激发学生对前沿科学领域的兴趣,为学院科研和学科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讲堂,努力营造严谨优良的科研氛围。文案:谷佳琪图片:孙兵编审:孙兵杨阳编辑:程子琪
2024-04-222024年4月18日下午,物电学院在7416召开了学术委员会换届大会,会议选举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主持大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大会。本次会议严格按照换届选举工作的规定和程序进行。选举大会上,与会人员审议通过了《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选举办法》。曹连振院长宣读学术委员会候选委员的酝酿过程并宣读候选委员名单。全体教师经过投票共选出曹连振、韩锴、王春艳等9名学术委员。新当选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审议通过了《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选举办法》,并进行投票选举。曹连振教授当选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韩锴、杨阳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孙兵当选为秘书。曹连振代表物电学院对新当选委员表示祝贺,并表示学术委员会是现代高等教育校院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正处在放权赋能的关键时期,围绕应用型高水平高校的建设要求,学术委员会要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学术“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奋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要增强表率意识,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典范,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氛围,切实担负起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崇高责任。 文案:王明珠图片:王明珠编辑:程子琪编审:杨阳 刘程爱
2024-04-212024年3月14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邀请张清清、董亚男、刘福静三位博士教师分享研究成果。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教师参加。张清清博士准确把握时代需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了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和硫化物荧光传感器的激发态动力学,主要交流了基于二苯砜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的超快动力学和基于萘啶分子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机制以及咪唑并[1,5-α]吡啶基荧光探针检测苯硫酚的理论研究;董亚男博士基于微电子学面临的挑战即将失效的摩尔定律,做了《自旋轨道矩的磁化翻转及其研究应用》报告。该研究制备了CoPt成分梯度膜,打破中心反演对称性,利用电流驱动CoPt单层膜的垂直磁化翻转。以零磁场下极性可控的SOT翻转为基础,在单个四态非易失存储器中实现了16种布尔逻辑功能。在单个异质结中,通过控制外加磁场和电流脉冲,室温下既调控了面内交换偏置,又调控了面外交换偏置。刘福静博士做了关于开放量子比特系统的记忆效应的交流分享,热涨落会增加演化过程中的记忆效应。热涨落导致的记忆效应的增强对所有的磁场强度都成立,在大环境尺寸时更明显。在相变点时在特定的尺寸,Loschmidtecho的Fisher零点会导致系统记忆效应的尖峰,然而这种现象会被热涨落削弱。在小尺寸时,系统-环境关联的周期性回涨会导致系统的非马尔科夫动力学演化。本次的“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交流会,不仅帮助博士教师们接触到更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扩展博士教师们的研究方向,更激发了老师们的创新思维,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举办类似的学术活动,努力营造严谨科学的学术氛围,建立起广泛的学术网络。文字:刘晓雯图片:张善超编辑:韩振编审:刘程爱
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