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介绍物理学专业源远流长,自1971年设立物理教育专科起,经过数十年的积淀与发展,于2001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依托坚实的学科基础,不仅培养了大批物理学领域的优秀人才,更在此基础上孵化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物理学专业凭借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成果,于2013年获评山东省高校师范专业优势专业,2017年成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支撑专业,并于2019年荣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拥有在校生280人,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物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定思想政治立场、高尚道德情操、深厚教育情怀、扎实物理学基础、系统教育教学理论和良好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学生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教学方法,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创新精神和教育情怀,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通过系统训练和实践锻炼,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物理教师。三、主要课程高等数学A(一)、高等数学A(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物理学科教学论、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四、专业特色物理学专业作为山东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凭借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职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教师队伍中,96.3%的教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充分保障了教学的高质量和科研的深度。同时,拥有硕士生导师10人,他们在学术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为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教育教学方面,专业团队屡获殊荣,包括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科研方面,物理学专业成果丰硕。赵加强教授负责的“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和曹连振教授负责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团队”均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计划。这些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和机会。此外,曹连振教授入选潍坊市“鸢都学者”,孙兵副教授入选潍坊市“鸢都学者”青年专家,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彰显了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物理学专业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平台,是追求物理学梦想的学子们的理想选择。五、就业去向物理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本科生培养质量高,享有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在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本专业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光电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竞赛中屡获殊荣,荣获省级以上奖励200多项,并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7项。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物理学专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硕士录取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考研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2022届物理学专业二班的考研率更是超过50%,展示了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优秀的学术潜力。此外,2019届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攻读博士学位人数比率高达26%,进一步彰显了本专业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实力。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物理学专业已为社会输送了3000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不乏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齐鲁教学名师、高等学校教授等教育系统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就充分证明了物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六、校友代表 刘兆东,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5级物理学专业学生,现任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综合极端条件高压科学中心副主任。2012年于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硕士学位,2015年于日本爱媛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赴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研究方向:大腔体压机的超高压高温技术开发、地球深部科学和超硬材料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子系统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Nature,Nature Geosci.,Earth Planet. Sci. Lett.,Geophys. Res.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 王利近,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5级物理学专业学生,现任安徽大学教授,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获得者。2015-2019年期间曾在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9年8月到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同年底,通过绿色通道晋升为教授。目前的研究领域是计算软物质物理,主要通过计算模拟来探究非晶态物质特性及其形成机理,近几年主要关注于过冷液体的动力学和超稳定玻璃的振动特性等。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Nat. Commun./Soft Matter/Scr. Mater./J. Chem. Phys.等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安徽省优秀人才项目和合肥市留学人员创新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各1项。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中包括1个重点项目和1个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孟宪赫,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8级物理学专业学生,现任中国计量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201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硕博连读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获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同年通过日本九州工业大学国际共同研究项目的支持进行交流访问。研究方向:先进电池材料、固体电解质的开发与应用,以及通过大科学装置进行计量测试和表征机理的相关研究。承担/参与了国防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及多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等。在 Adv. Funct. Mater.,J. Mater. Chem. A,Chem. Eng. J., J.Alloy. Compd.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篇。 郑洪磊,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8级物理学专业学生,现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学院副教授。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在中国海洋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其后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至今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波海面遥感机理、方法和应用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GRS, IEEE GRSL等国际学术期刊。
2024-07-04一、专业简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8年申办,原专业名称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11年,学院设立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招生。2013年,教育部把多个相关专业合并调整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目前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光电材料、山东省光电信息技术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潍坊市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教学平台和团队。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3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42人,教授5人,副教授19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涉及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材料物理等,教师学科知识底蕴浓厚,专业素养系统全面。本专业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置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3个专业方向,与国内著名企业如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博瑞光电有限公司、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和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余处,建有“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半导体照明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为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及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坚持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国家和地区光电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在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光通信及光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五年左右能达到工程师等中级技术职称任职条件,未来持续发展,逐步成长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三、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基础、量子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光电传感器。四、专业特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位,年计划招生40人。本专业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置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3个专业方向。专业建设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材料电子对抗天线技术研究团队、山东省光电信息技术青年创新团队、潍坊市鸢都学者岗位、潍院学者岗位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光信息与光通信综合实验系统、光电技术创新平台、光纤技术参数测试实验系统等仪器设备671台(件),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五、就业去向光电产业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前景巨大。潍坊市作为环渤海光电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势头良好,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两条产业链,涌现出了歌尔光电、中微光电、浪潮华光光电、宇骏新能源、埃伏光伏等400多家企业,实现总产值500多亿元, 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尤其是在光电产业方面,以潍坊高新区为重点区域,在技术创新、拓展链条、企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潍坊光电特色产业基地。潍坊学院地处潍坊市高新区,是山东省最早设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超过30%的毕业生考取全国各高等院校或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以歌尔光电、浪潮华光为代表的高新光电科技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新产品营销和科技管理等工作。六、校友代表 赵丽云,2011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于2018年获得齐鲁工业大学光电信息材料专业硕士学位,于2022年获得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于2023年就职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她围绕新型低维半导体光学特性以及微纳激光开展了多项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 Letters(2篇)、ACS Nano(2篇)、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曾获得北京大学校二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齐鲁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等,主要参与或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7项科研项目。 崔颂雅,2011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等。2016年考取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硕博连读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8月-2020年8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洪明辉教授团队联合培养,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徐凯臣、杨华勇院士团队联合培养。硕博期间发表国际期刊SCI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校奖学金等。2022年8月入职于浙大城市学院信电学院新近电磁技术团队,主要从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柔性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与制备、激光绿色制造微纳结构等领域。 宋琛,20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2019年考取山东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曾在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Optical Materials, Optics Communications, Laser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2篇,参与国家重大专项课题1项,横向课题4项。曾连续两年获得山东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称号,并被评为山东大学2022年优秀毕业生。目前就职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担任光学工程师一职。 董阳,2017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员,曾多次获得潍坊学院奖学金、多次获得潍坊学院“三好学生”、潍坊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大学生光电竞赛一等奖等。本科期间平均学分绩点:3.88,学习成绩始终位居专业前列。2021年考取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在Applied Optics、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光学精密仪器的研制,获得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2024-07-04一、专业简介潍坊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自2005年开始招生,为潍坊学院较早成立的本科专业之一。2011年,新增设了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并开始招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2016年,为紧密对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需求,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智能物联);2023年,为进一步凝练专业培养特色,通信工程专业(智能物联)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移动智联),重点围绕移动互联网,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移动智联)为山东省企校共建专业。近20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初心,坚持“强化应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秉持“校企合作,致力高素质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明确“服务地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在信息通信领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集成、应用与开发等核心技能。同时,我们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旨在培育出符合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人格健全、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通晓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产品研制、开发、推广以及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也可选择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三、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息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基础等;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四、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潍坊学院电子信息类硕士点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70%以上的教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山东省新型电磁材料研究所、山东省新型材料与电子天线对抗实验室、山东省光量子信息与调控特色实验室、山东省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中心等一系列教学科研平台;建有通信工程实验室、单片与微机原理实验室、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室、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室、DSP实验室、LED封装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等实验实训中心。已与上海智翔、北京华清远见、北大青鸟华光、青岛英谷、浪潮华光、鲁中电子、歌尔声学、共达电声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信息、通信类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现全面遵循新工科理念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致力于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五、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培养既凸显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又展现宽口径培养的多元性。专业学生在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相关领域均展现出卓越的升学和就业前景。历经十余年的积累与蓬勃发展,本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区域信息高端人才的主要来源,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少数考取了公务员和事业编。每年约有20% 左右的优秀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更有部分优秀学子选择出国深造,继续拓宽学术视野。 六、校友风采孙成磊,2011级校友,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2011年9月~2015年6月,在潍坊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2015年9月~2017年6月,在曲阜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6月毕业后,在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程序开发、嵌入式程序开发等。主要从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精准化农业等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十余项省级奖励。目前在马来西亚泰莱大学(QS284)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王迪,2014级校友,宁夏大学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教师。2014年9月~2018年6月,在潍坊学院通信工程攻读学士学位,2018年9月~2020年6月,在宁夏大学攻读计算机技术硕士学位,2020年9月毕业后,留宁夏大学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课程有机器学习导论、电路与电子技术等。目前主要从事目标检测、医学图像处理等交叉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模态智能医学影像诊断关键算法研究及其在肺癌上的应用等科研项目多项。曾获得2020年工业互联网APP大赛优秀指导老师、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银奖和铜奖、2017年第八届蓝桥杯大赛省赛三等奖、2017年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生、2016年山东省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三等奖等奖励。 岳浩,2014级校友,202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军事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从事密码与隐私保护研究,现为北京隐算科技密码算法工程师,研究领域为信息安全、隐私计算、区块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七项,另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多项。 毛立伟,2015级校友,2022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获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在大珩量子协同调控创新中心从事量子光通信相关研究,读研期间发表光通信相关SCI二区学术论文一篇,并且多次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目前在Intel担任半导体芯片工艺工程师,从事半导体芯片的研究和制造工作。 唐鑫鑫,2015级校友,2015年9月~2019年6月,在潍坊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2019年9月-2022年6月在贵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22年7月-至今就职于中国移动贵州省公司DICT中心,工作主要职责为服务党政、教育、金融等政企行业,负责按照客户需求打造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与交付方案。 李清海,2015级校友。2015年9月~2019年6月,在潍坊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攻读学士学位,2019年9月~2022年6月,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中兴微电子从事视频编解码等工作,现为IC算法工程师。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发明专利四项。 董浩杰,2015年校友,山东省宁津县公安局人民警察。2015年~2019年在潍坊学院攻读学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宁津县公安局一级警员。从警以来,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先后侦破各种刑事、行政案件,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努力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韩明志,2016级校友,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学感知与精密测量、仪器设备、深度学习等。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固有相干的量子点间隧穿特性的精密测量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相干增强的微波电场精密测量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2021/2022 年获山东省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二/一等奖,2023年获得优秀毕业生/研究生等奖励。
2024-07-04一、专业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6年,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列入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求发展,持续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始终坚持“强化应用,突出电子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开放融合,致力区域技术创新”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目标,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努力培养适应行业创新发展,能够创新产品设计、维护设备与制造、强化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应用型人才。二、培养目标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和维护的专门人才。三、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普通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材料、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DSP系统设计与创新实践等。四、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有潍坊市“鸢都学者”、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学校“杰青”与“优博”人才称号的优秀教师。多年来,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潍坊市合作建设了国家级“光电检测中心”。加强专业实训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并和相关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各类竞赛成绩优异。五、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毕业后可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也可以继续读研深造,历年毕业生被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985或211院校录取。六、校友代表 辛国军辛国军,2011届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职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在职12年+,从一线技术员一路成长为总监,同时被公司聘为GPS领域专家和基础品质专家。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公司嘉奖:“歌尔百杰”、“品质改善奖”、“数字化践行奖”等。 孟令龙孟令龙,2012届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201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于山东科技大学,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工作,硕士生导师,从事电路与系统、无线通信、天线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10多篇,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孙金祥 孙金祥,2013届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2022-今在北京邮电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持军委科技委某专题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基金3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军委科技委项目2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电网公司项目3项,作为主要获奖人之一获得2023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发表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等期刊论文4篇。 蔺君蔺君,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现任莱西市日庄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多次借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参与大要案查办,并获得上级表彰。
2024-07-04一、学院简介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始建于1971年,是潍坊学院历史最悠久的院部之一。现有在校生1900余名,开设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又是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1人,硕士生导师17人。学院现有山东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团队-量子物态科学与技术创新团队等五个省级团队。拥有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学科--光学学科、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光量子信息与调控、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等一系列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000余台套,仪器设备价值48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4200平方米。近年来,学院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立项8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200多篇被SCI/EI收录;取得各类专利、鉴定成果40多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省优秀科研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励20余项。学院现有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山东省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高校课程联盟平台上线课程等28门;获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教研立项50余项。学院确立了以电子信息和光电子为核心的专业培养方向,形成了适应电子信息和光电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鲜明定位与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歌尔声学、浪潮华光、三晶照明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本着“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增强创新意识、注重校企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等专业建设原则,近年来学生培养取得了突出成绩。近3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8项,省级以上单项表彰奖励或综合性表彰奖励60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20项,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30%左右,被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录取学生105余人,初次就业率95%以上,受到相关企事业单位高度评价。学院连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和考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听自由之风,筑独立之梦,行博学之事,求笃行之道,绘七彩人生。欢迎报考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专业介绍(一)物理学专业01.专业介绍物理学专业源远流长,自1971年设立物理教育专科起,经过数十年的积淀与发展,于2001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该专业依托坚实的学科基础,不仅培养了大批物理学领域的优秀人才,更在此基础上孵化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前沿专业。物理学专业凭借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成果,于2013年获评山东省高校师范专业优势专业,2017年成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的核心支撑专业,并于2019年荣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该专业拥有在校生280人,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物理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02.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定思想政治立场、高尚道德情操、深厚教育情怀、扎实物理学基础、系统教育教学理论和良好教学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学生将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教学方法,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创新精神和教育情怀,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工作。通过系统训练和实践锻炼,培养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物理教师。03.主要课程高等数学A(一)、高等数学A(二)、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物理学科教学论、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教育学原理与应用。04.专业特色物理学专业作为山东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凭借其独特的专业特色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职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9人。教师队伍中,96.3%的教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充分保障了教学的高质量和科研的深度。同时,拥有硕士生导师10人,他们在学术领域具有深厚的造诣,为学生的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教育教学方面,专业团队屡获殊荣,包括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科研方面,物理学专业成果丰硕。赵加强教授负责的“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和曹连振教授负责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团队”均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计划。这些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科研资源和机会。此外,曹连振教授入选潍坊市“鸢都学者”,孙兵副教授入选潍坊市“鸢都学者”青年专家,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彰显了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物理学专业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平台,是追求物理学梦想的学子们的理想选择。05.就业去向物理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本科生培养质量高,享有卓越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社会认可。在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本专业成绩斐然。近五年来,学生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光电设计大赛、科技创新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竞赛中屡获殊荣,荣获省级以上奖励200多项,并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7项。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地锻炼和提升。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物理学专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硕士录取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深造,考研率始终位居学校前列。2022届物理学专业二班的考研率更是超过50%,展示了学生扎实的学术基础和优秀的学术潜力。此外,2019届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攻读博士学位人数比率高达26%,进一步彰显了本专业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实力。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物理学专业已为社会输送了3000余名合格毕业生,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茁壮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不乏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齐鲁教学名师、高等学校教授等教育系统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就充分证明了物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https://mp.weixin.qq.com/s/Sq_DjdD-22bjnx8P3yvYBw01.专业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6年,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列入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以质量求发展,持续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始终坚持“强化应用,突出电子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开放融合,致力区域技术创新”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办学目标,不断增强师资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努力培养适应行业创新发展,能够创新产品设计、维护设备与制造、强化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应用型人才。02.培养目标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和维护的专门人才。03.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普通物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材料、ARM体系结构与程序设计、DSP系统设计与创新实践等。04.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有潍坊市“鸢都学者”、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学校“杰青”与“优博”人才称号的优秀教师。多年来,坚持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潍坊市合作建设了国家级“光电检测中心”。加强专业实训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并和相关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各类竞赛成绩优异。05.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毕业后可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也可以继续读研深造,历年毕业生被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985或211院校录取。 (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01.专业简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8年申办,原专业名称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11年,学院设立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招生。2013年,教育部把多个相关专业合并调整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目前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十三五”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光电材料、山东省光电信息技术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潍坊市激光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和团队。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3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42人,教授5人,副教授19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涉及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材料物理等,教师学科知识底蕴浓厚,专业素养系统全面。本专业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置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3个专业方向,与国内著名企业如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博瑞光电有限公司、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和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余处,建有“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半导体照明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为学生的学习实践以及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02.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坚持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国家和地区光电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在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光通信及光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五年左右能达到工程师等中级技术职称任职条件,未来持续发展,逐步成长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03.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基础、量子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光电传感器。04.专业特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位,年计划招生40人。本专业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置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3个专业方向。专业建设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材料电子对抗天线技术研究团队、山东省光电信息技术青年创新团队、潍坊市鸢都学者岗位、潍院学者岗位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光信息与光通信综合实验系统、光电技术创新平台、光纤技术参数测试实验系统等仪器设备671台(件),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保障。05.就业去向光电产业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前景巨大。潍坊市作为环渤海光电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势头良好,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两条产业链,涌现出了歌尔光电、中微光电、浪潮华光光电、宇骏新能源、埃伏光伏等400多家企业,实现总产值500多亿元, 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尤其是在光电产业方面,以潍坊高新区为重点区域,在技术创新、拓展链条、企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潍坊光电特色产业基地。潍坊学院地处潍坊市高新区,是山东省最早设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超过30%的毕业生考取全国各高等院校或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以歌尔光电、浪潮华光为代表的高新光电科技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新产品营销和科技管理等工作。 (四)通信工程专业01.专业简介潍坊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经教育部批准自2005年开始招生,为潍坊学院较早成立的本科专业之一。2011年,新增设了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并开始招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2016年,为紧密对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需求,通信工程专业(物联网)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智能物联);2023年,为进一步凝练专业培养特色,通信工程专业(智能物联)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移动智联),重点围绕移动互联网,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目前,通信工程专业(移动智联)为山东省企校共建专业。近20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教育初心,坚持“强化应用,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秉持“校企合作,致力高素质技能培养”的办学特色,明确“服务地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在信息通信领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集成、应用与开发等核心技能。同时,我们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旨在培育出符合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建设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02.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人格健全、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通晓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通信产品研制、开发、推广以及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也可选择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03.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随机信号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信息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基础等;专业实践环节主要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04.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潍坊学院电子信息类硕士点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雄厚,70%以上的教师为“双师双能型”教师,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本专业办学条件优良,拥有山东省新型电磁材料研究所、山东省新型材料与电子天线对抗实验室、山东省光量子信息与调控特色实验室、山东省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实验中心等一系列教学科研平台;建有通信工程实验室、单片与微机原理实验室、模拟与数字电路实验室、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室、DSP实验室、LED封装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等实验实训中心。已与上海智翔、北京华清远见、北大青鸟华光、青岛英谷、浪潮华光、鲁中电子、歌尔声学、共达电声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信息、通信类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较为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现全面遵循新工科理念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致力于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需求。05.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培养既凸显通信工程专业特色,又展现宽口径培养的多元性。专业学生在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等多个相关领域均展现出卓越的升学和就业前景。历经十余年的积累与蓬勃发展,本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区域信息高端人才的主要来源,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少数考取了公务员和事业编。每年约有20% 左右的优秀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更有部分优秀学子选择出国深造,继续拓宽学术视野。 三、招生工作联系人及咨询电话金波昌,潍坊学院5号教学楼303室,0536-8785277四、招生专业联系人专业联系人教工号电话物理学孙兵2017000518363658903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娟娟201600281876364632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黄小东2011074518953605364通信工程张彭2013000115306469576 五、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省内省外合计选考科目要求/生源类别备 注物理学理科423880物理师范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科12436160物理 通信工程工科13426160物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科611980物理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春季校企合作)工科29029电子技术春季高考 六、参考录取分数 七、学院官网https://wlx.wfu.edu.cn/ 八、学院微信公众号潍苑物电,微信号wfxywdxy
2024-06-24一、招生宣传工作小组组 长:曹连振副组长:于尔河 韩锴 杨阳成 员:李旭芳 金波昌 张彭 黄小东 高娟娟 孙兵 黄宝歆 王春艳 李瑞梅二、招生工作联系人:金波昌三、招生咨询电话:0536-8785277招生值班地点:潍坊学院5号楼303室四、各专业招生联系人专业联系人教工号电话物理学孙兵2017000518363658903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娟娟201600281876364632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黄小东2011074518953605364通信工程张彭2013000115306469576
2024-06-12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省内省外合计选考科目要求/生源类别备 注物理学理科493180物理师范类电子科学与技术工科493180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工科60060物理通信工程工科342660物理通信工程(校企合作)工科80080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科241640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春季 校企合作)工科35035电子技术报考指南我院各专业2022年在山东省录取情况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物理学501147445电子科学与技术489174210电子科学与技术(校企合作)473213430通信工程490173137通信工程(校企合作)47321440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48717942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春季 校企合作)561149*我院各专业在外省录取情况以及2021年、2020年录取情况,请参见我院官方网站招生信息栏目或电话咨询。
2023-06-28潍坊学院物电学院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线.xlsx
2023-06-28专业联系人电话物理学孙兵18363658903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校企 智能硬件开发与设计)高娟娟1876364632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春季校企 移动通信)黄小东18953605364通信工程、通信工程(校企 移动智联)张彭15306469576
2023-06-16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和维护的专门人才。二、专业特色1、专业基本情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列入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从2016年开始招生智能硬件方向(校企合作)本科生。本专业培养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已培养14届本科毕业生。山东省一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2、师资队伍雄厚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本专业现有全职专任教师30人,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硕、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100%。教师中硕士生导师9人,潍坊市“鸢都学者”1人,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杰青计划”8人、“优博计划”4人。赵加强教授负责的“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和曹连振教授负责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团队”均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计划。近几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3、教学条件完善多渠道争取和筹措资金,本着重点投入、优先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实和完善本专业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近几年,教学仪器设备总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增仪器200余台套,建设完善了电子技术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光电子实验室、光信息实验室、光电综合设计实验室。目前,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其中2020、2021、2022年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资金18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1000余台(件),可以开设20余门专业实验。光学学科连续获批为“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于2011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青创人才团队3、培养机制(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学术骨干组成产学研合作小组,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潍坊市合作建设了国家级“光电检测中心”,新增校企联合研发合作基地2个。(2)合作办学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英谷教育”合作增设了“智能硬件”方向的本科专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教学管理学院配套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完善了专业融合、师资共享、资源共享的办学机制;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教学团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机制。4、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专业实训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并和相关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处。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专题讲座,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RSPT创新、创业等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几年,各类竞赛成绩优异,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近年来获得各类竞赛奖项50多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课程设置1.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普通物理Ⅰ、普通物理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固体物理、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材料。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及军训、电子设计入门、公益劳动、电子实习、电路设计、IC设计、DSP实验与系统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四、就业前景电子制造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山东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潍坊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且潍坊市高新区光电企业众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人才需求量较大。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毕业后可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也可以继续读研深造,2019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0%,历年毕业生被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985或211院校录取。五、学子风采赵友 赵友, 201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校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等,2015年考取西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Neural Networks、Applied Soft Computing、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EI会议论文1篇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承担中央高校学生项目1项,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得西南大学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实践与服务奖、校奖学金、“优秀硕士毕业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2019年7月—9月访学Texas A&M University, Qatar,目前在重庆大学计算学院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大学感言: 我很幸运!我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比赛,一起考研,这些经历为我的梦想打下基石;我很幸运!我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可爱的老师们,在他们的关怀与教诲下,鞭策我不断向梦想前进。 韩 新201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担任校广播台记者,院宣传会副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大学连续四年综合成绩班级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曾获得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潍坊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等等。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研究生期间曾担任美国光学学会大学分会主席,作为校分会代表赴美国华盛顿学习交流。期间多次获得优秀组织代表,优秀PPT报告奖等等,目前就职于金融行业。大学感言:当外在压力增加时,我们则应该不断增强内在动力。做奔涌的后浪吧,成为有价值的前浪!王德光王德光,201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优秀毕业生。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和学生会部长,组织并参与多项活动,多次获得“优秀组织个人”,所在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毕业后在北京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学习一年,现为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工艺工程师。大学感言:在潍坊学院度过的四年大学生活是美好而丰富的,她在我成长过程中所给予我的是无法衡量的价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品德行为,在校期间都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更感谢我的母校-潍坊学院,在这里祝母校“桃李满天下”。李玉征李玉征,2015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2019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22年继续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学习成绩连续三年专业第一,荣获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校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高级商务证书等。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李玉征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在社会实践方面,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接兼职,提高自己的社会阅历。大学感言:在潍坊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是美好而充实的,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在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有耐心的辅导员在生活上排忧解难,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朝夕相伴,共同追逐人生的彩虹。在这四年间,我长大了,也成熟了,真的很荣幸身为一名潍院人,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母校越办越好!也祝愿我亲爱的各位校友大展宏图,前程似锦!康德祥康德祥,2015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该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暂缓学业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表现突出,荣获“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兵”、“连嘉奖”等荣誉称号。2015年重返校园继续学习,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荣获校二等奖学金,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生组织,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团支部副书记,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组织个人”等荣誉称号。大学感言:大学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之歌的一个乐章。在这短暂的四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里留下了欢乐的笑声,成功的欢呼,伤心的泪水和苦恼的哀叹,同时也结下了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和朋友情,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很重要的财富!王绍畅王绍畅,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硬件开发与设计)专业毕业生,曾担任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团总支科创委员,科技创新部部长。大学期间,学习刻苦努力,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校一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等。经常参加科技创新创业类的比赛,现授权国家专利3项、获得山东省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二届智能控制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六届机器人大赛最佳设计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山东省第三届智能控制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第九届物理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第四届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山东省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2018年“创青春”山东省创业大赛铜奖 、山东省大学生第十届物理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完成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均评为优秀项目。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会实践,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等奖 。 大学感言:把握平台,把握机会,别留遗憾,一站到底。总会有一片天空属于自己,总会有一颗星星为你亮起,我们依然年轻,依然在路上,依然无限可能。
2022-06-2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培养教育方针,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和维护的专门人才。二、专业特色1、专业基本情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2012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列入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列入山东省“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从2016年开始招生智能硬件方向(校企合作)本科生。本专业培养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已培养14届本科毕业生。山东省一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2、师资队伍雄厚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本专业现有全职专任教师30人,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硕、博士学位人数比例为100%。教师中硕士生导师9人,潍坊市“鸢都学者”1人,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杰青计划”6人、“优博计划”4人。赵加强教授负责的“光电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和曹连振教授负责的“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团队”均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团队发展计划。近几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名教师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师德先进个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3、教学条件完善多渠道争取和筹措资金,本着重点投入、优先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实和完善本专业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近几年,教学仪器设备总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增仪器200余台套,建设完善了电子技术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光电子实验室、光信息实验室、光电综合设计实验室。目前,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其中2020、2021、2022年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投入资金18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1000余台(件),可以开设20余门专业实验。光学学科连续获批为“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于2011年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青创人才团队3、培养机制(1)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学术骨干组成产学研合作小组,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潍坊市合作建设了国家级“光电检测中心”,新增校企联合研发合作基地2个。(2)合作办学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英谷教育”合作增设了“智能硬件”方向的本科专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3)教学管理学院配套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完善了专业融合、师资共享、资源共享的办学机制;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教学团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机制。4、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强专业实训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并和相关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处。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专题讲座,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RSPT创新、创业等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几年,各类竞赛成绩优异,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近年来获得各类竞赛奖项50多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课程设置1.专业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制图、普通物理Ⅰ、普通物理Ⅱ、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固体物理、量子物理、半导体物理、现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材料。2.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及军训、电子设计入门、公益劳动、电子实习、电路设计、IC设计、DSP实验与系统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四、就业前景电子制造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山东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潍坊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且潍坊市高新区光电企业众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人才需求量较大。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就业率高。毕业后可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系统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制造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毕业后也可以继续读研深造,2019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40%,历年毕业生被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985或211院校录取。五、学子风采赵友 赵友, 201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校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等,2015年考取西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Neural Networks、Applied Soft Computing、Neurocomputing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5篇、EI会议论文1篇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承担中央高校学生项目1项,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得西南大学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社会实践与服务奖、校奖学金、“优秀硕士毕业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2019年7月—9月访学Texas A&M University, Qatar,目前在重庆大学计算学院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大学感言: 我很幸运!我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比赛,一起考研,这些经历为我的梦想打下基石;我很幸运!我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可爱的老师们,在他们的关怀与教诲下,鞭策我不断向梦想前进。 韩 新201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曾担任校广播台记者,院宣传会副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大学连续四年综合成绩班级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曾获得山东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潍坊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等等。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研究生期间曾担任美国光学学会大学分会主席,作为校分会代表赴美国华盛顿学习交流。期间多次获得优秀组织代表,优秀PPT报告奖等等,目前就职于金融行业。大学感言:当外在压力增加时,我们则应该不断增强内在动力。做奔涌的后浪吧,成为有价值的前浪!王德光王德光,2013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市级优秀毕业生。大学期间担任班长和学生会部长,组织并参与多项活动,多次获得“优秀组织个人”,所在班级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毕业后在北京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学习一年,现为潍坊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工艺工程师。大学感言:在潍坊学院度过的四年大学生活是美好而丰富的,她在我成长过程中所给予我的是无法衡量的价值。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品德行为,在校期间都得到了不断提升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更感谢我的母校-潍坊学院,在这里祝母校“桃李满天下”。李玉征李玉征,2015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2019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22年继续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本科期间,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学习成绩连续三年专业第一,荣获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校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顺利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四级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高级商务证书等。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李玉征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曾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等奖项。在社会实践方面,乐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接兼职,提高自己的社会阅历。大学感言:在潍坊学院的四年大学生活是美好而充实的,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在学业上传道授业解惑,有耐心的辅导员在生活上排忧解难,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朝夕相伴,共同追逐人生的彩虹。在这四年间,我长大了,也成熟了,真的很荣幸身为一名潍院人,在这里,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母校越办越好!也祝愿我亲爱的各位校友大展宏图,前程似锦!康德祥康德祥,2015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3年该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暂缓学业参军入伍,服役期间表现突出,荣获“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兵”、“连嘉奖”等荣誉称号。2015年重返校园继续学习,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荣获校二等奖学金,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三等奖。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生组织,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团支部副书记,曾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组织个人”等荣誉称号。大学感言:大学生活是漫漫人生路的一个阶段,也是人生之歌的一个乐章。在这短暂的四年里,我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这里留下了欢乐的笑声,成功的欢呼,伤心的泪水和苦恼的哀叹,同时也结下了珍贵的师生情、同学情和朋友情,这些都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很重要的财富!王绍畅王绍畅,2016级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硬件开发与设计)专业毕业生,曾担任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团总支科创委员,科技创新部部长。大学期间,学习刻苦努力,获得国家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校一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等。经常参加科技创新创业类的比赛,现授权国家专利3项、获得山东省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二届智能控制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六届机器人大赛最佳设计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 、山东省第三届智能控制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 、山东省第九届物理创新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第四届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山东省第十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2018年“创青春”山东省创业大赛铜奖 、山东省大学生第十届物理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完成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均评为优秀项目。他还积极参加社会志愿会实践,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等奖 。 大学感言:把握平台,把握机会,别留遗憾,一站到底。总会有一片天空属于自己,总会有一颗星星为你亮起,我们依然年轻,依然在路上,依然无限可能。
2022-06-20【专业概况】 本专业(方向)由潍坊学院和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办,面向春季高考学生招生。采用3+1培养模式,锻炼学生实际感知、操作设备的动手能力,强化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故障排除、基础开发和技术管理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IT、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数字图象处理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课综合课程设计、专业工程综合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近年来获得各类竞赛奖项50多项。【学制与学位】 本专业(方向)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3-6年。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的规定与条件,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学子风采】倪桂庆,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春季)1班学习委员,2022年考入大理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攻读研究生。所获荣誉:曾获潍坊学院一等奖学金,潍坊学院三好学生,潍坊学院优秀团员,审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特等奖、省级铜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第八届山东省高校机器人大赛三等奖,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银奖,潍坊学院第四届电子硬件设计大赛一等奖等。感言:时光像是吃了催化剂一般飞速将我从2018带到了2022。那年夏天初次踏入校门还若昨日一般,满头大汗的我们提着行李箱匆匆地来到这里,遇见了一群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感慨良多。如今,走在潍坊学院的校园里。看着学弟学妹们的成长,更多的是一种不舍,难以忘怀这里的人,更不会忘记这里的事,怀念曾经一起上课走过的樱花东路,曾经自习过后漫步的操场,曾经第一竞选学生会的紧张心情,曾经在八号楼备战考研的日子,即将告别我的大学时代,去往别的平台学习,纵使心中有千种不舍,也无济于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而我也将—如既往,用最美的姿态去回报我的母校和家人。感谢我们曾有幸一起相聚在潍院,四年时光,我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感谢我的铺导员马俊原老师,感谢物电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18电信春的所有同学。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我的母校明天会更好!
2022-06-201.专业背景光电信息产业作为光机电算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各行业的支柱性产业。近几年,国家宏观层面先后公布了“宽带中国”、“提速降费”、“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政策,大力扶持光通信产业发展,因此光电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国家加强光通信领域重大布局的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与企业资源和信息共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方向)由潍坊学院和山东中兴教育合办,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通信应用领域开发、设计、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具备成长为通信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资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与山东中兴教育合作培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移动通信方向)人才,培养的人才具备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本专业(方向)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光电信息基础理论知识和必需的通信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熟悉光通信技术的新发展以及掌握与光纤通信密切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承载网技术、接入网技术等3.专业特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士学位。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利用企业实验设备,采用3+1培养模式,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设备的动手能力,强化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一方面,培养的人才能够从事光传输、光接入、移动通信等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网络维护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可在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光信息处理及移动通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管理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师资力量本专业的教师梯队主要为打造出一套以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涵盖教育过程全链条的ICT 教育体系,同时满足高等院校 ICT 行业人才综合培养及市场化高素质ICT 人才需求。潍坊学院与中兴教育共同建了一个50余人高素质、年轻化、重实践、专业化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人员平均年龄32 岁,均来自于工程或研发一线,具备至少5 年以上一线工程经验或海外工作经历,涉及领域涵盖从 4G 无线接入、xPON宽带接入、核心网、数据通信、光传输网络、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ICT 行业各个领域,并通过实训总部内部讲师考核。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 80%,高级工程师占比 77.27%。团队人员不但能够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开发研究课题、进行技术创新,而且成立教材编著委员会将多年的工程经验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编著教材、录制慕课,普惠广大ICT 行业人员。教学条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主要依托中兴通讯强大的技术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成了涵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通信领域核心网、无线、承载、接入、数据等十一类15 个前沿实验室,可承担通信、物联网、计算机技术三大专业12 个方向的课程及实习实训项目的共享。其中,物联网应用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具备最新独立研发的实验设备,满足试验项目的能力;移动通信方向具备电信级设备实验室,同时专业授课老师时刻关注最新通信技术发展,保证培养的学生满足ICT行业市场化技术发展需求,具备开通、调试、维护设备商及运营商最新设备的能力。 科学研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加强了科学研究的合作与共享,发挥了学校专业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共同优势,结合中兴教育作为全国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ICT)高等教育综合服务商,积极推动高校通信专业、物联网专业等技术的应用与研发,实施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教育。目前中兴教育自主研发的远程实验室、LTE4G 无线通信实验系统、ZT-E106x 窄带物联网实训台、ZT-E302实验箱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广泛应用,获得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素质培养实训基地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不仅有与专业息息相关的通信“攻城狮” 狮王争霸赛、发挥创新创业精神的“WECAN 智能车”比赛;也有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比如:实训成果展示、中兴教育高校篮球赛、“遇见名师,遇见成长”中兴教育大师工作室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既拓展了大学生的眼界,也锻炼了大学生的体质素质能力。4.核心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基础、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现代移动通信、通信工程设计。5.就业前景移动通信产业是一个涉及子行业较多的产业,产业链构成比较复杂,有硬件为主的系统设备商、测试设备制造、终端制造等。也有软件为主的网规、网优、网管软件、增值服务等,也有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网络服务公司等。移动产业大发展带来了众多工作机会,本专业方向就是依据这个大背景开设的。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光传输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安装、调测和维护,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维护和运营;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生产、检修、测试、营销等工作。6.学子风采汤雨晨,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一直位列专业第一,2023年考取山东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本科期间荣获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第十三届“挑战杯” 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组)三等奖、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竞赛三等奖、“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山东分赛区潍坊学院赛区三等奖、“优秀团员”、“三好学生”、潍坊学院“优秀毕业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六级已过等。大学感言:蓦然回首间,大学生活已渐入尾声,在这四年岁月里,鲜花与掌声同在,难忘与不舍共存!感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给予我浓厚的学习氛围,感谢老师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感谢同学们给予我无时无刻的陪伴与包容!感谢相遇,不舍离别,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是起点,不是终点,我会在学校的期望、老师的教诲下,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段继萍,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光电竞赛二等奖、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校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等,2023年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认真学好专业课知识,基本上每个专业课都认真做好笔记,收获很多。积极参加科创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能力,锻炼了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大学感言: 大学四年,感谢我的教过我、帮助过我的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书本外的道理。感谢在大学里认识的好朋友,她们在我枯燥乏味的求学路上多了些许欢乐,陪伴了我的成长。感谢一下自己,始终保持初心,勇敢前行。董娇,2019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各项专业课成绩优秀,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第三届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2023 年考取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感言:在有限的大学四年里,抓住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尝试去做新鲜事,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如今褪去了刚进入大学憎懂无知,是物电老师们的关怀和帮助,在他们的身上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以及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态度;很幸运遇到我真诚努力的舍友们,她们是我大学期间的一束光,感谢她们督促我学习,全心全意的帮助我。张宇航,2018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新能力”培训项目合格证书、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铜奖、第十二届“挑战杯”潍坊学院大学生创业竞赛三等奖、“三好学生”荣誉证书、“优秀班干部”荣誉证书、潍坊市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潍坊市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2022年考取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大学感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很幸运也很感激在物电遇到了很多耐心敬业的老师,受益匪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希望我们以后都能保持初心,坚持并保持乐观的自己。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感谢所有的相遇,感恩所有的经历,再见潍院,山水有来路,早晚复相逢!曹志杰,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还有幸加入大学生自律委员会,曾获得山东省光电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校奖学金,还荣获“优秀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等称号,2022年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性硕士研究生,目前就读硕士一年级,就读方向超灵敏光电探测。大学感言:我很幸运!我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打球,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一起共享成功后的喜悦,遇到挫折一起鼓励。最幸福的事我们能够一起考研,一起实现了我们当年的目标——考上研究生。我在物院也遇到了很多可爱又可敬老师们,在他们的关怀与教诲下,在他们辛苦的指导下,我收获了颇多,也成长了颇多。直到现在也无法忘记与同学们的快乐时光,无法忘记老师们的敦敦教诲。 汪文洋,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移动通信)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竞赛三等奖、潍坊市优秀志愿者、潍坊市优秀毕业生、第六届山东省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校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2022年考取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大学感言: 未来会发生什么,要用力走下去才知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努力向前,走出低谷,变成更优秀的自己,反正路还长,天总会亮。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很幸运,在物电学院遇到了很多的老师,在他们的关怀与教诲下,使我不断前进,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狄呈震,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移动通信)专业,现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专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本科期间担任班长职务,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荣获校奖学金,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学生活动,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大学感言: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很幸运,在物电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可爱的老师,在他们的教导下,不断成长、完善自我。
2022-06-20专业背景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被公认为是继电子信息技术之后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当前最具魅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适应光电人才的市场需求,2012年教育部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五个专业统一修订,批准设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设置旨在为光电信息技术、光学工程、光通信及光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产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专业特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工学学位,年计划招生40人。本专业既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设置光纤通信、光信息处理、光电子器件3个专业方向。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53人,其中45岁以下教师42人,教授5人,副教授19人,32人具有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居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近三年引进青年博士20余人,均毕业于中科院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专业建设有“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多光子纠缠与操纵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与光电实验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新型材料电子对抗天线技术研究团队、山东省光电信息技术青年创新团队、潍坊市鸢都学者岗位、潍院学者岗位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教学条件目前,本专业仪器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可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光信息与光通信综合实验系统、光电技术创新平台、光纤技术参数测试实验系统等仪器设备671台(件)。注重实践教学,与国内著名企业如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博瑞光电有限公司、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和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余处,建有“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半导体照明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科学研究本专业拥有高水平的青年教师科研队伍,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信息技术、光电信息技术以及激光应用等多个方向,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以上26项,可支配经费1000多万元。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APL、STOTEN、PHYSICS LETTERS B等共发表SCI或EI等收录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级发明专利9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素质培养重视学生素质拓展,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第二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发挥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国家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通过比赛的方式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近5年,本专业学生共参加各类竞赛200余人次,获得升级以上比赛奖项60余项;学生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学生在科学研究、创新实践等多方面得到训练,极大地提高了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为后续深造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及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基础、量子物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光电传感器。就业前景光电产业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兴起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发展前景巨大。潍坊市作为环渤海光电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势头良好,形成了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两条产业链,涌现出了歌尔光电、中微光电、浪潮华光光电、宇骏新能源、埃伏光伏等400多家企业,实现总产值500多亿元, 形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尤其是在光电产业方面,以潍坊高新区为重点区域,在技术创新、拓展链条、企业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火炬潍坊光电特色产业基地。潍坊学院地处潍坊市高新区,为了响应国家整体产业布局、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就业竞争力、履行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责,于2008年设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2011年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招生,2013年两专业合并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山东省最早设立光电信息科学于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几年,超过30%的毕业生考取全国各高等院校或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都进入以歌尔光电、浪潮华光为代表的高新光电科技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新产品营销和科技管理等工作。学子风采赵丽云,2011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2018年获得齐鲁工业大学光电信息材料专业硕士学位,2022年获得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2023年就职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光电工程国际化学院。围绕新型低维半导体光学特性以及微纳激光开展了多项研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 Letters(2篇)、ACS Nano(2篇)、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曾获得北京大学校二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齐鲁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等,主要参与或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等7项科研项目。大学感言:大学可能是人生中最舒服自由的一段时光,但并不意味着蹉跎岁月,黑发最宜勤学,少壮及时勉力。崔颂雅,2011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等。2016年考取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8年硕博连读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年8月-2020年8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学院洪明辉教授团队联合培养,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徐凯臣、杨华勇院士团队联合培养。硕博期间发表国际期刊SCI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校奖学金等。2022年8月入职于浙大城市学院信电学院新近电磁技术团队,主要从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柔性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与制备、激光绿色制造微纳结构等领域。大学感言:大学时光是轻松美好的,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面,一起打排球、打辩论、准备大创。大学时光也是充满挑战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未来的规划、对自我的提升等,这些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都迎面而来。幸运的是,经过挣扎与彷徨的我,在物电学院一位位优秀老师们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科研路。何康, 2014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校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和“三好学生”等,2018年考取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社会实践与服务奖、校奖学金、“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2019年6月毕业,目前在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任职,为打破国外势力对我国的芯片封锁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大学感言:我很感谢在物院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参加比赛,一起考研,这些经历为我的梦想打下基石。董阳,2017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员,曾多次获得潍坊学院奖学金、多次获得潍坊学院“三好学生”、潍坊学院“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大学生光电竞赛一等奖等。本科期间平均学分绩点:3.88,学习成绩始终位居专业前列。2021年考取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目前已在Applied Optics、Journal of Raman Spectroscopy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光学精密仪器的研制,获得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大学感言: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认真学习真的太重要了,大学期间特别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和室友们一起学习到图书馆闭馆,学习到宿舍门禁时间,感到特别有成就感。很感谢当时比较努力的自己,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机会,也可以更好的挑战自己。要认认真真走完大学生活,不要辜负了时光,辜负了自己的梦想。巩荣玉, 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优秀奖;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校级一、二等奖学金和两次“三好学生”等;2022年考取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学感言:好成绩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考试前的临阵磨枪,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我也很幸运,在物电学院遇到了互相“争强好胜”的小伙伴,攀比的同时一起进步,互相吸取对方身上的优点,让自己变得更好。周碧云,2018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本科期间获得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校一等奖学金3次、创新创业奖学金和“华清远见”奖学金。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论文1篇,省级科创荣誉7项。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022年考取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大学感言:大一懵懵懂懂,什么都充满希望;大二拼命拽着希望,不让自己颓废;大三发现时间总也不够,匆匆忙忙;大四决战考研。然后,大学转眼结束了……我很幸运,让我遇到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的教导我并助我前行;很幸运,有朝夕相处的同学朋友,一起欢笑。感谢美丽的潍院,让我学会坦然面对并勇敢体会,赠与我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涯!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