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量子信息、光电材料与器件
联系方式:lianzhencao@wfu.edu.cn
学术成果:
曹连振,男,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和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现为山东省“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多光子纠缠与操纵”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量子信息与调控”特色实验室和山东省“光量子科技与应用”高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氮化镓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省“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潍坊市“鸢都学者”,潍坊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1项,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和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2项。主持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和面上项目各1项,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3项。发表SCI或EI收录高水平学术论文67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和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1篇,他引300余次。以首位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潍坊市自然科学奖各1次。授权并转化国家发明专利4项。
招生专业:电子信息
研究方向:量子信息、光电材料与器件
联系方式:lianzhencao@wfu.edu.cn
学术成果:
1.Y. Yang, Q.W. Zhang, et al 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PhotonPhoton Diagonal Block Operations,Adv. Quantum Technol 2025, 2400662
2. L. Z. Cao, X. Liu, Y. D. Li,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all-inorganic metal halide nanostructured perovskites: materials design, opt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ptical and laser technology, Frontiers of Physics 16, 3, 33201, 2021.
3. L. Z. Cao, X. Liu, Y. Yang, et al.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the spin-1 information entropic inequality based on simulated photonic qutrit states, Entropy, 22,219, 2020.
4. L. Z. Cao, X. Liu, Z. Guo, et al. Surface/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constructing advanced nanostructured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Micromachines, 10, 821, 2019.
5. 国家发明专利,种合光反射镜隐形提词投影机系统及数据叠加处理方法,CN 111683236 B,国家知识产权局,1/5
6、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SiC/SiO2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制备与光致发光特性研究,山东省教育厅,2021.10
科研项目及获奖:
1、国家自然学学基金:基于多比特超纠缠体系的量子噪声模拟与量子相干性恢复的实验研究,24万元,2015.01-2017.12,主持
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高品质(超)纠缠态的高维量子通信网络中纠缠非定域分发、信道容量测量与优化的实验研究,山东省科技厅,20万元,2019.07-2021.12, 主持
3、山东省自然科学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光子多自由度调控的高维光量子门的实验与应用研究,山东省科技厅,70万元,2019.07-2021.12, 主持
4、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多光子纠缠体系的纠缠演化、纠缠保护及相干控制的实验研究,山东省教育厅,3.5万元,2017.07-2019.12,主持
5、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多自由度光子纠缠系统的量子测量与应用研究,潍坊市科技局,60万元,2017.09-2020.12,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