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 作贡献”, 6月19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会议室举行2025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部活动启动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尔河、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金波昌、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树森、团委副书记李玉婧、各指导教师及社会实践队伍代表等师生参会。于尔河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从点亮理想之灯、笃立鸿鹄之志、激扬青春梦想三个方面提出希望,鼓励队员们切身感知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热心服务群众,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优秀学生代表李莹上台发言,分享了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感悟。团委副书记李玉婧从接地气、用心做、善宣传、重安全等四个方面对了本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总体动员部署,强调“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宝贵机会,更是高校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最后,党委副书记于尔河为重点队伍代表授旗。2025年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体社会实践队员们将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以严谨作风和奉献精神展现青年担当,以实际行动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闪光,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图片:岳群惠文案:李依萱编辑:田绪涛编审:刘程爱
2025-06-206月19日下午,物电学院教职工2025年第10次政治理论学习在明正楼5210室进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尔河领学。于尔河指出,安全问题紧密关系着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基石。希望全体教职工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教学与生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图文:刘程爱编辑:田绪涛编审:刘程爱
2025-06-206月13-15日,由山东物理学会和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共同承办的山东省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量子材料与量子信息新进展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赵加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师生代表出席相关活动。山东省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上,李英德发表致辞,向各位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工程研究中心未来的工作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潍坊市发改委副主任闫改芝和李英德共同为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随后,来自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7位国家级人才、6位省级人才和来自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潍坊先进芯片研究院、浪潮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潍坊星泰克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与产业界代表共同商定了工程研究中心章程,并对工程研究中心未来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建言献策。量子材料与量子信息新进展研讨会在知新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与企业人员及物电学院师生代表12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山东物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大学教授张承琚发表致辞。南京大学张利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胜帅教授,南京大学汪喜林教授,上海大学曹桂新教授,曲阜师范大学满忠晓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王兆明教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东周研究员等专家依次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作专题学术报告,现场气氛热烈,学术交流氛围浓厚。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山东省先进光电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量子材料与量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未来,潍坊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量子领域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图文:刘程爱编辑:李玉强审核:曹连振编辑:田绪涛编审:刘程爱
2025-06-17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6月14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在5501实验室举办了以 “金属呼吸遇星轨,嵌入式门启时空钥” 为主题的红外循迹小车开发实战比赛。 首先,专业技术团队为参赛团队开展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电子电路设计、单片机编程、传感器应用以及小车制作与调试等多个关键领域,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随后进行比赛环节,各参赛小组依据抽签顺序,将调试完成的小车放置在模拟赛道上行进,小车通过红外循迹模块识别路线,自主行进。在各参赛团队的精准调试下,小车识别准确,行进稳定,顺利完成比赛。 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展示平台,激发了同学们对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助力学生在单片机应用、电子电路设计及作品开发设计能力等方面实现提升,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字:党启航图片:张新潮编辑:田绪涛编审:刘程爱
2025-06-172025年6月11日,我校1985届杰出校友、山东潍坊鑫源金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金民重返母校,与校院领导共叙情谊并开展交流活动。学校党委书记徐梅,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合作发展处、学生工作处、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有关负责同志等出席活动。曲金民校友,原昌潍师专物理系1985届优秀毕业生。自1995年创立潍坊鑫源金店有限公司以来,始终心系母校发展。2011年捐资10万元设立“曲金民·未来之星”奖学金,2015年增资至100万元,在全校设立“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至今已累计奖励282名优秀学子。活动伊始,徐梅在接待室与曲金民校友亲切座谈。徐梅对校友多年来支持母校的善举表示感谢,并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的成果。曲金民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就校企合作路径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并表示将继续为未来之星专项奖学金注资50万元,持续为学生成长成才增添动力。随后,曲金民校友参观了校史馆,驻足凝视馆内老照片与校友成就展板,追忆求学岁月。在明正楼座谈会上,李英德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曲金民校友的善举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精神激励,彰显了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怀。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新进展;学生工作处处长曹兴波详细介绍了“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评选机制与育人成效,强调奖学金不仅关注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五力”——意志力、沟通力、变通力、学习力、人格魅力。合作发展处处长夏润海则介绍了学校校友工作体系,强调将持续深化校友与母校的联动。第六届“晒福·未来之星”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洪金迪、赵中祥先后发表获奖感言。两位学子表示,将继承校友精神,努力提升综合素质,矢志服务社会。在自由交流环节,曲金民校友结合自身求学与创业经历,深情寄语学弟学妹:要珍惜时光、奋发有为,更要学会做人、做事,愿潍院学子都成为有担当、有温度、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此次交流活动既是校友与母校的温情联结,也是教育与社会力量的双向奔赴。曲金民校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饮水思源”的情怀,为我校育人工作注入了新动能。 文案:金波昌 刘程爱图片:李玉强 刘程爱审核:曹连振
2025-06-15近日,2025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东赛区复赛落下帷幕,我院王晓林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临场表现,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为学校争得荣誉。 此次比赛竞争激烈,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等15所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王晓林老师在复赛中以“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为竞赛课题,在仅一小时的准备时间内,通过清晰的板书推导和典型例题讲解,系统阐述了动能定理的物理内涵和应用方法,授课过程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最终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此前,在山东省预赛中,王晓林老师凭借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荣获特等奖,并代表山东省参加华东赛区复赛。此外,我院董亚男老师、王琳老师、陈婷婷老师、徐攀攀老师在省赛中表现优异,获得省赛一等奖,展现了我院物理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 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旨在推动物理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此次我院教师取得优异成绩,既是对个人教学能力的肯定,也是学院长期坚持“以赛促教、以研提质”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文案:汤宗仁
2025-06-115月25日, 山东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虚拟教研室第八次线上研讨会顺利举办,该研讨会为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华东赛区复赛的重要筹备环节,旨在聚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我院王晓林老师作为山东省预赛特等奖获得者,受邀在会上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示范。在示范课环节,王晓林老师以“一维简谐振动的叠加”为主题,结合本土化教学案例,通过“秋千单摆的振动合成”等生动实例创设教学情境,采用“数学解析法—旋转矢量法—实践应用”三种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简谐振动合成规律。课程设计既保持了数学推导的严谨性,又展现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完整教学逻辑链,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南开大学宋峰教授点评指出,王晓林老师的教学展示“紧扣复赛评分标准,突出物理思维培养,为区域青年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授课范式”。此次示范课不仅展现了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全国物理教学研讨提供了创新思路。 王晓林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基础理论—科学思维—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文案:汤宗仁
2025-06-11为引导毕业生党员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发爱校荣校情怀,6月7日,物电学院关工委于7104教室举办“传承•担当•启航”毕业生党员爱校荣校专题讲座,学院关工委成员徐永贵教授主讲,关工委成员马雪晓及学院全体毕业生党员参加活动。 讲座现场,徐永贵结合校史院史及自身经历叙述了学校、学院始终坚守办学初心、服务地方发展的动人篇章,讲述了自身的从教故事,将历史叙述化为行走的党课读本。互动环节,毕业生党员积极提问,徐永贵结合其在校从教经历一一予以回应与指导,强调共产党员当以行动担当引领他人,以踏实勤勉的作风凝聚他人,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平凡的人生。最后,徐永贵勉励在座毕业生党员,要把个人奋斗积极融入母校发展蓝图与国家事业大局中,将对母校之“爱”转化为实干兴邦之“行”,在科研攻关一线、在社区服务细微之处、在每一个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彰显先锋本色。 本次专题讲座让全体毕业生党员回望初心,强化使命。毕业生党员们纷纷表示,将把爱校荣校精神内化为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外化为实际行动,无论身处何地,时刻心系学校、学院建设,恪守党员身份,担当有为,续写学校学院荣光新篇章!
2025-06-082025年6月5日,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在5210会议室召开科研诚信建设专题会议。本次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主持,主题聚焦“坚守学术初心,弘扬求真精神”,旨在全面部署科研诚信建设月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筑牢学术道德防线。 会议明确了近期科研诚信建设的核心任务:1.专题研究部署:专题学习《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等最新政策文件,深入分析形势、查找不足。2.承诺制度落实:完善科研诚信承诺备案,组织科研人员签订《科研诚信承诺书》及成果发表前的《学术成果发表诚信承诺书》。3.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科研档案和原始数据记录追溯制度,要求学术成果发表后一个月内在科研管理系统上传完整的《科研档案和原始数据记录表》及相关佐证信息。 会议强调,全院全体科研人员要高度重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着力构建科研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06-055月23日至25日,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教学论坛在徐州举办。会议围绕“交叉融合·数智赋能”主题,和“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专业建设、AI赋能智慧化一流课程教学、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等议题,搭建跨区跨校交流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协同发展。物电学院院长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主任高娟娟、通信工程系副主任高进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高娟娟以《学科育新·理实交融: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题作了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学院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引发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报告分享了潍坊学院物电学院立足“一理多工”专业特色,历经十余年持续改革所凝练的核心育人体系。该模式精准聚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为解决人才培养痛点提供了系统方案。报告核心创新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创造性地提出“学科延拓、智慧融教”育人新理念,深度聚焦量子理论核心特质,构建契合数智时代需求的教育观;二、精心打造“三进阶-三协作” 理实交融育人体系,以“课程-竞赛-科研”驱动“知识-应用-能力”进阶提升,以“师资-专业-平台”构筑协作支撑体系;三、构建需求导向“三链协同”育人新生态,紧密对接产业实际,实施产赛研创贯通闭环人才培养路径。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虚拟教研室主办,中国矿业大学承办。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百余人现场参会。会议期间,多所院校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旨在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为电子信息类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