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临朐县茹家庄,走访调研新中国成立以来村民生活情况的变化。幸福生活从苦难中来 走进茹家庄,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位白发奶奶,奶奶很热情地跟我们交谈起来,经过一番询问,得知奶奶今年七十八岁高龄,新中国成立之时刚好八周岁,奶奶说道“我那时候虽然年龄不大,但也记事了,新中国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生活,让我们摆脱了苦难。”说着,奶奶眼眶微微湿润,“我十六岁的时候我母亲就去世了,父亲独自抚养我们姊妹五个十分困难,吃不饱,穿不暖,好在有党的领导,才能勉强生活。”奶奶在这七十年里经历了很多苦难,没上过学,不会什么华丽的词藻,记得奶奶说过最多的字眼就是好,感谢党的领导,嘴角微微上扬,一言一语都表达着对党的感谢,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对党的感恩。在后来的沟通中,奶奶说到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没有污染,一眼望去整个村子都是干净整洁的,让人心情舒适,一切都越来越好。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里披荆斩棘,七十年里风雨兼程,这七十年的伟大变化,已被每个华夏儿女铭记于心。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村庄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志愿者们采访村口赵奶奶有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村庄村民生活的变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泽宇 摄美满生活在对比中看 沿着路往村子里走,在门口坐着的是三位奶奶,志愿者们热情与她们打招呼 “奶奶,您好,您觉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咱们村子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呀?”志愿者赵小倩问道。“村子肯定是越变越好了呀,想想土地改革,想想农民补贴,看看这么宽敞的水泥路……”奶奶的回答言简意赅。“那个时候我们还用过粮票,还是计划经济,粮食很缺啊”,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都变着花样吃,花样少了都不愿吃呢,你说生活美满不美满?”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粮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吃的、穿的、用的等等都不再用计划,不再用票。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从下雨天“和稀泥”的土路到现在宽敞流畅的水泥路;从破烂不堪的小茅屋到现在的漂亮牢固的二层小楼;从上不起学到九年义务教育;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七十载的沧海巨变,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志愿者们与在外拉家常的奶奶就现在的美好生活展开热烈的讨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通 摄美好生活从奋斗中来 傍晚,村里那一排排高大的杨树下总会聚集许多人,有些老爷爷在谈心、下棋;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玩耍,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志愿者们随机采访了一位先生,经了解,王先生今年五十多岁,尽管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沟壑,但仍然遮掩不住他神采焕发的风貌。采访过程中,王先生提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村子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村民都住上了平房,村里也通了自来水,大家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最后,王先生语重心长地嘱咐志愿者们,你们是国家的栋梁,国家的未来是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在大学里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带领大家奔小康!志愿者们暗下决心,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奋斗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路上! 回去的路上,志愿者王泽宇感慨道:“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为以后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感触良多。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次调研让志愿者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丰富多彩。(通讯员 赵小倩)
2019-08-24
15天的支教生活在八一建军节的这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来时的斗志昂扬到中途的失意彷徨再到最后的恋恋不舍,15天完成的不止是一次历练,见证的更是一场成长。从课桌到讲台的华丽蜕变这天,艳阳高照,周围的空气在不停地向我喷吐着热浪。叽叽喳喳的鸟儿也被这高温烘烤得无力动弹。那是下午的第一节课,当天还因地势原因停水,一整个上午我全靠一瓶矿泉水支撑着,到了下午我不顾咽喉向我提出的抗议,为了让坐在后排的学生也能听到讲课声,尽可能地放大声音。这时一个坐在后排的女同学悄悄站起来关上了门窗,其他同学解释说:“老师,关上门,您就可以不用那么大声音了。”“可是那样你们不热吗?”“不热,不热。”看着他们被汗水打湿的头发,我的心像抹了蜜一样。那一天是15天里最热的一天,尽管我衣服的背后开满了盐碱花,但是我的课堂丝毫没有被酷暑打倒,相反我收获了一份身为老师才有的幸福。下课后,我看到原本已经喝完的矿泉水瓶里不知何时再次装满了水,里面还有几只不听话的水碱在嬉戏打闹,我不禁眼眶泛红,朝台下由衷地说了一句“谢谢”。图为志愿者在上物理课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景皓 摄支教=“智教”≠只教“同学们,知道我们来是干什么的吗?”“支教。”在《淮南子 说林训》中有一句话叫“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之后由它所延伸出来的一句话被大家广为流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我几天的走访调查了解到,这里的教学条件及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很多的课程都无法真正展开。以至于现在形成了一种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思考,懒于动脑的不良现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给大家开设了一门师生互换课,学生提前备课,将自己认为重点、难点的问题第二天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清楚。而我以学生的姿态,坐在台下用实际行动向同学们阐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幸我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接下来开展的科学实验课中,学生们慢慢地打开了之前被封锁的思维,敢于向老师提问,质疑老师所得出的结论。哪怕他们有时会把我给问住,但我依旧很高兴看到他们“智教”后的进步。在教授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学生王怡主动请缨尝试纸杯托水实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洪飞 摄心怀感恩,期待下一次的相遇离别之际,孩子总是敏感的,就算你不说,他们自己心里也有一个小算盘。“老师,给我留一下你的联系方式呗!”“老师,我帮你洗菜吧!”“老师,这是我爸爸送我的小猴子,我现在送给你,以后你看到它就会想起我来了!”…孩子们,你们可知道,老师也舍不得你们啊。是你们带给了我为人师的欢乐,纸上得来终觉浅,是你们用行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老师。短短15天的相处,你们每个人的笑脸早已深深烙印在了老师心头。但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我们下次更好的相遇。图为懂事的孩子们在察觉到志愿者快要离开后,主动请求课间帮助志愿者洗菜的场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泽宇 摄八一的号角已经吹响,来时的大巴又一次停在了相同的地方,物是人非,没有来时的欢愉和激动,每个人脸上挂着的是离别的忧伤。车辆驶过带起的尘土飞起又落下,但我相信在这群孩子们成长之路上我们所留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被遗忘。(通讯员梁淑蕾)
2019-08-24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7日电(通讯员 王守博)“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连续八年扎根于茹家庄小学开展支教活动。,茹家庄小学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西南, 因四面环山、交通不畅,教育、教学基础相对薄弱。为了响应国务院号召,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们在此设立“七彩课堂”,获得孩子们的一致好评。2019年7月27日,志愿者们通过游戏课堂的方式,再次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呵护他们健康成长。图为志愿者王守博在为师生互动课做讲解,学生们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期待着与志愿者们一起互动做游戏。图为志愿者王守博在为“抢凳子”游戏当裁判,学生们兴致勃勃神采飞扬,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图为大家“数七”游戏时两位小同学灿烂的笑容,两位同学在游戏中不断争夺第一名的位次。图为志愿者张娇在和学生们准备“狼人杀”游戏的道具。对于陌生并有一定难度的互动游戏,学生们干劲儿十足、积极地参与到准备过程中来。图为“狼人杀”游戏中所有学生们都小心翼翼地辨别着游戏中每个同学的身份。图为第一次参与“狼人杀”的学生,玩这类游戏显得十分投入,每次都争着抢着选择最难的角色。图为志愿者王守博与孩子们打沙包的场景,烈日炎炎阻挡不了孩子们的热情。图为沙包游戏时学生接住沙包后喜悦的神情。假期中少有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格外兴奋。图为课堂总结时小女孩脸上洋溢起天真无邪的笑容,本次师生互动课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本次师生互动课顺利开展,既加深了师生对彼此的了解,又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的氛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2019-08-24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8日电(通讯员梁淑蕾、丁玉宽)2019年7月28日下午,潍坊学院量子宣讲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城西南30公里的嵩山生态旅游区。为更好地了解嵩山文化,开展嵩山的实地调研,潍坊学院量子宣讲团与当地嵩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协商,先从嵩山历史、地理位置、观看纪录片、嵩山特色、日后发展等几个方面大体了解嵩山,之后在又在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去实地考察嵩山。图为宣讲团成员在认真记录有关嵩山历史文化的笔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淑蕾 摄图为嵩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向宣讲团成员介绍嵩山当地特色文化及近几年嵩山发展状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宽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及指导老师和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共同观看嵩山生态旅游区宣传纪录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牟辛蓓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为更深层次了解嵩山在认真阅读《临朐嵩山》一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泽宇 摄图为宣讲团指导老师在做本次会议的总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文洋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及指导老师与嵩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一起在委员会办公室门口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洪飞 摄图为宣讲团指导老师在进一步部署对嵩山的考察工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景皓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对嵩山山路上的地质、土壤、植物、乱丢垃圾的情况等进行考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贾洪飞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实地考察嵩山树木、山路,同时感受由嵩山所散发出的浓浓的大自然的气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淑蕾 摄图为宣讲团成员在对嵩山当地特色树木——水杉树进行考察学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 摄通过本次嵩山调研之旅,宣讲团的成员们不仅了解到了嵩山的悠久历史文化,而且还明确了嵩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生态为基础,旅游是方向”为方针去贯彻落实。对于嵩山的实地考察对宣讲团的成员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体验,更是一场大自然对其身心的馈赠。
2019-08-24
7月19日至21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员会等主办,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之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在潍坊学院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8所高校的89支队伍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大赛旨在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促进各高校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学术专业交流,推动光电信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省光电信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7月20日上午,大赛开幕式在闻韶楼报告厅举行。潍坊学院副校长丁子信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勉励参赛队员认真参赛、勇创佳绩。山东省光学工程学会理事长、青岛大学副校长孔伟金教授鼓励参赛队员通过本次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为国家和社会光电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开幕式结束后,各学校领导、老师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并前往比赛场地。 本次大赛共分为5组,分别在5个实验室进行比赛。参赛选手们选题广泛、视角广阔,其中有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西瓜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有红绿灯识别与播报系统,有测量棱镜材料的折射率及色散等创新实验装置。评委们就其项目可行性、科学性、专业性、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提问,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7月20日下午,在闻韶楼报告厅举行了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山东省第二届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在各界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关注与支持下圆满结束。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参赛的14个作品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2019-07-23
7月17日上午,潍坊学院“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潍坊市奎文区鹤翔安养中心开展了一次“关爱老人,齐驻温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服务队成员们为老人们表演才艺,谈谈家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鹤翔安养中心的奶奶们听说有实践队的志愿者前来看望她们,早已站起身来迎接队员。看到奶奶们眼神中流露出的喜悦与激动队员们也感到高兴。队员们与奶奶亲切交谈,主动询问奶奶的身体情况,向奶奶普及一些健康知识,奶奶认真倾听,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亲切地嘱咐队员们要注重饮食和睡眠。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为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队员们集体为爷爷奶奶们演唱《打靶归来》、《我的祖国》、《强军战歌》等多首红色歌曲。在队员们歌声的感染下,奶奶也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伴随着队员们的拍子唱起了祖国的赞歌。奶奶为队员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健身球表演,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奶奶对生活的热爱。队员们主动为爷爷奶奶们按摩,使他们放松身心,驱除疲惫,爷爷奶奶们露出了舒适欣慰的笑容。实践活动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合影留念。撰稿 刘红珍 李晓萌 邢睿指导老师 王振国
2019-07-19
为推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分别于2019年7月12日、16日在5205召开了两场“三下乡”社会实践培训会。培训会由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主持,“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和“量子”宣讲团全体成员参加。培训会上,贺志波认真听取了实践队的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往年实践经验对他们制定的实践计划进行补充完善。贺志波强调了撰写新闻稿和调研报告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撰写新闻稿、社会实践报告进行了系统讲述。贺志波指出,新闻稿的撰写要紧跟当今时政热点,向往届参加三下乡的同学们学习、向中青网上的好文章学习,提高投稿的质量与数量。培训会特邀潍坊三中教学经验丰富的秦老师对支教授课进行指导。秦老师从物理课入手,再扩展到其他学科。不仅将自己平时授课的PPT分享给同学们,还手把手地教授同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中以个人预习、小组讨论、全体总结为流程的授课方法,让同学们认识到支教不仅是老师单方面的讲授,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第二节课,同学们按顺序进行试讲。秦老师在听后,对同学们的试讲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如针对最先试讲的鞠扬同学,秦老师建议他多看课本,抓住每节课的侧重点。秦老师希望同学们针对不同科目、不同年级,灵活地开展支教活动,努力打造“七彩”课堂,留下一个“七彩”的假期。此次培训不仅使同学们对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让他们对于支教实施过程有了更好的把控。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将会总结秦老师的教学方法,认真备课。相信通过此次培训会物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会取得良好效果!撰稿人:李金宇审核:梅宇指导老师:贺志波
2019-07-19
为促进山东省各高校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学术专业交流,推动光电信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省光电信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2019年7月15日,潍坊学院“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的14名志愿者们按照早期策划开展2019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的筹备工作。“量子”小能手,清洁大教室清晨7点,志愿者们就已经踏上前往实验室的路上,十四份朝气,十四份喜悦,十四份期待,整齐的队服和队徽,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亮眼。刚踏入实验室的门口,志愿者们发现实验室的桌椅上满是灰尘、实验仪器摆放不齐,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志愿者们的热情。在打扫过程中,他们分工协作,积极主动,干劲十足,打扫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人将实验仪器归位,摆放整齐;有人将抹布清洗干净,擦拭桌面;有人俯下身子将封条贴在桌洞上;有人拿着扫帚微微弯腰清理地面。偶尔碰上带有大片污渍的地方,志愿者们便拿着抹布反复擦拭,直到清扫得亮洁如新。虽然打扫过程中志愿者们都已经汗流浃背,但他们没有一丝懈怠。经过志愿者们的辛苦劳动,实验室焕然一新,整洁明亮。“量子”小能手,获取大学问在清扫过程中志愿者们早已对这些实验器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正在搬实验仪器的志愿者说道:“哇!这里很多实验仪器都好高级,我们还没有用过这个做实验,杨老师您能给大家讲讲吗?”另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志愿者附和道:“对啊!老师,您快给大家讲讲吧!”杨老师放下手中的工具,笑着说道:“这位同学手里拿的是直流电位差计,还有那个实验桌上摆放的是QJ23型直流电阻电桥,这些仪器你们在往后的课程中都会用到的。”通过杨老师不厌其烦地对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讲解,志愿者们对这些实验仪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增长了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操作。“量子”小能手,助力大比赛在完成实验室的整理工作后,志愿者们开始着手本次参赛选手的统筹工作。首先,志愿者们仔细地对照参赛选手的名单,对未及时报名的队伍一一进行了询问和核实,在刚开始打电话联系的时候,志愿者们语言磕磕绊绊,面对各种问题,难免有些生疏和不知所措,经过几次锻炼,志愿者们就已经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您好!请问您是……”“我们在这边看见您通过官网渠道报名参加了国赛,但是您没有报名参加本次省赛……”一个个忙碌的电话,一声声礼貌地询问,一行行更正的表格,这都体现了志愿者们认真与负责的态度。接着,志愿者们仔细核实参赛队伍的信息,如果有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志愿者们及时联系该高校的负责人,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志愿者们也会礼貌耐心地回答负责人的各种疑问。在志愿者们与其他高校同学的沟通交流下,确保了本次比赛的所有信息准确无误,保障了本次比赛顺利进行。“量子”小能手,奋进新征程日落西山,“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一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量子虽小,汇聚成团,则力大无穷,在服务队成员的共同奋斗下,第一天实践任务全部圆满完成。在活动结束之后,志愿者们纷纷感叹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虽然大家身体劳累,但是内心依旧快乐充实,因为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这将是服务队成员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人生财富,也是他们助力大赛开展的第一步,更是志愿服务的一大步!人生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人生路上,汗水在左,收获在右,或许前方布满荆棘,但也一定有鲜花相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或许幸福就这么简单,在辛苦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甜美的幸福。撰稿: 程聪聪 孟霄 杨新文指导老师:王振国
2019-07-19
为了让物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更好地深入茹家庄,开展支教活动,2019年7月17日物电学院特在明正楼5205教室举行社会实践赞助仪式以感谢山东润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王秀海董事长。出席此次仪式的有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山东润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海以及物电学院2019暑期社会实践的全体同学。赞助活动开始时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秀海的到来,贺志波将王秀海多年来对物电学院的支持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并就王秀海多年来的志愿贡献向同学们做了详细的介绍。王秀海于2010年成立山东润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园林绿化工程服务;城市照明设施管理服务。虽然王秀海每天焚膏继晷但仍然不忘记公益事业,王秀海现任鸢都义工副理事长。曾组织开展儿童服务站的建立、爱心捐赠义工晓磊等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贺书记的讲话让同学们更深入的感受到王秀海的善行义举。随后王秀海首先鼓励大家在以后的人生岁月里应多参加社会公益,并向同学们发出了来公司实习的邀请,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另外王秀海对物电连续八年开展茹家庄暑期支教活动给予了肯定。王秀海说自己就是从茹家庄走出来的,正是怀有这种家乡情怀,王秀海早在2012年时就曾对家乡给予过一次赞助,今年再次慷慨解囊更是体现出王秀海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美好品德。他希望大家能用他赞助的这笔钱沉下心去实践不要好高骛远,认真教学并做出详细的实践报告,真正地帮助到他的家乡。王秀海的这种心怀家乡的品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活动的最后贺志波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希望,他希望同学们向王秀海学习,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时常感恩。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保持责任心,做好教学工作;奉献爱心,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哥哥;保持进取心,做好调研,取得友谊的成绩,为物电添彩,再创辉煌。在王秀海的赞助下,在物电老师的指导下,物电学院暑期实践队定会尽心尽力地去完成每一项任务,不辜负王秀海以及老师们的期望。撰稿人:丁玉宽
2019-07-19
为了更好地建设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7月11日上午,教工二支部代表在明正楼5205室与来访的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建工作考察人员交流教工党建工作经验。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来访人员包括党总支书记肖学斌,城乡规划教工党支部书记薛凯、组织委员纪爱华、宣传委员王琳,党员王润生。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副科级组织员金波昌、支部书记韩锴做为教工二支部代表参与交流。韩锴书记为来宾详细汇报了教工二支部党建经验,贺书记也从党总支层面上介绍了学院对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的支持措施。肖书记、薛书记分别介绍了党总支、城乡规划教工党支部的党建特色工作。双方深度交流后,达成了继续在探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模式方面进行合作的意向,下午还共同奔赴潍坊医学院进行党建工作联合考察。
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