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3日,圆梦物电辛庄服务队来到辛庄村的种植大棚,准备深入大棚,了解当地的种植情况。到达后队员们看到一些村民坐在马路旁的柳树下纳凉,在采访中得知,他们都在大棚里干活,因为棚里太热,村民们不得不进行适当休息,以免中暑。辛庄服务队的队员们想要进入大棚里面看看,村民们笑着摇了摇头说,棚里太热,你们就别进去了,在外面采访就行了。在队员们的一再坚持下,一位村民带着我们来到了他家的大棚。 一进入大棚,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闷热。外面已经是三十六度的高温,棚里的温度更高,已经接近了四十度,队员们的汗水立刻就流了下来,这样的温度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这位乡亲一边向我们介绍着,一边背起来喷雾器开始给蔬菜喷洒农药。在他的介绍中,队员们得知大棚里种的是辣椒,在种辣椒之前种的是西瓜,这个时候正是棚里最忙的时候,虽然天气炎热,但是他却没有休息。才进入大棚不到十分钟,队员们已经受不住了,有些队员已经出去了。这位叔叔还在给他的辣椒喷洒着农药,额头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到了地上,他是在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他的田地,队员们衷心的祝愿他来年有一个好的收成。 结束采访的时候,这位叔叔语重心长地对着队员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向我们这样种地,种地太辛苦了。这些话深深触动着每位志愿者们,在回去的路上,每个人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那位叔叔的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2016-07-267月22日,圆梦教育辛庄服务队的成员们戴着小红帽,手里拿着笔记本,来到辛庄村的农田间,记录着田地里的庄稼发展态势。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队员们一路欢歌,来到了这片富饶的农田,一眼望去,庄稼生机勃勃,一片绿色的海洋。队员们很多是城市里的孩子,见到这幅景色,立刻投入到这最原始,最真实的大自然中。在地里干农活的村民见到我们,十分高兴,放下手中的工具,热情地上来与我们交谈。田地旁边有一户养鸡的老奶奶,老奶奶见到我们格外的亲切,端了一盆桃过来:“没有什么好的水果,这桃子是自家结的,甜,快尝尝。”通过与老奶奶的交谈,队员们得知老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十年。队员们主动帮助老奶奶打扫卫生,陪老奶奶聊天。天气炎热,每一位队员们的后背都已汗流浃背,但队员们和老奶奶亲切地交谈,脸上流露出最纯真的笑容。丰沛鲜盈的正午阳光,人更应潜身入那柔柔暖暖,喷香流溢的阳光香气里,于心肩镌烙阳光的那份美,那份稍纵即逝却又永恒熠彩的美。 盛夏的晚风,带着牵牛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这间简朴而舒适的会议室,或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坚信我们的队员是最努力的!
2016-07-26“怎么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 队员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小姑娘是被她文质彬彬的外表所吸引,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调皮吵闹,她显得格外安静。写字时坐姿是最端正的一个,字也是写得最清秀。下课时安安静静的坐在座位上不跟其他小朋友玩耍,发零食时也排在最后面不吵不闹,慢慢地队员们发现,其实这个小姑娘的性格太内向,决定通过心灵沟通来打开这个小姑娘的心扉。 “怎么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志愿者孙老师开始主动去了解这个小姑娘,坐在她旁边与她聊天。她微微抬起头,对着老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不想出去玩吗,以前下课也不出去玩吗?”孙老师耐心地继续跟她说。她轻轻地摇摇头,继续低着头,“以前出去玩儿”“以后胆子大一点,跟他们多玩玩,不要害羞也不要害怕好不好”“恩,老师,我知道了。” 课间娱乐的时候,队员们都拉着她一起玩游戏。 “我们一起玩游戏好不好”队员们温声地询问。 她摇摇头:“我不玩。” “一起玩吧,很好玩的,看他们玩的多开心。” “恩恩,好。”经过努力,终于看到了她乖巧地点了点头。 刘老师拉着她的小手,玩游戏时让她积极参与,她所在的队伍输了,“你来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好不好?”“好,我给大家背诵一首《咏柳》”一句一句,字字清晰,朗诵的诗句如同美妙的乐符跳动在队员们心上。 刘老师摸着她的头发笑的很开心:“很高兴你能走出自我的内心,打开心扉主动与大家玩耍,以后要多出来放松一下,不要一个人闷坐在教室里,做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好不好?”她甜甜一笑:“恩,老师,我会的。” 队员们为孩子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经过努力,她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并且在队员们的鼓励与熏陶下,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习惯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孩子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所以,面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应对措施去解决,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教育,这样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016-07-227月20日,大雨下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天蒙蒙亮时,骤雨初歇。经过雨水洗涤的茹家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带着雨后的喜悦,“圆梦教育”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给孩子们开课了。 两名志愿者负责6个孩子的舞蹈课教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喊着响亮的拍子,带着孩子们一个拍一个拍地学习脚步,再一点点加上手上的动作,“你们的领悟力真好,学得又很认真,现在跳的已经有模有样了。”志愿者刘老师一脸笑容,忍不住称赞起孩子们。 跳了几遍,刘老师发现一个小男孩总是怕被后面的人踩到,直接往边上跑,脚步完全抛掉了。她让小男孩过来给他纠正一下脚步,他像做错事情一样,耷拉着头,默不作声。“老师教你把动作练习熟练,咱只要把脚步做对了,就不用害怕被后面的人踩到了,老师来一步步教你好不好”她摸着男孩的头,生怕吓着他,“做不好咱慢慢学,不着急哈”。小男孩鼓起嘴巴,沉默了半天,最终抬起头,眼里闪烁着一种叫做坚定的东西,仿佛下定了决心般张开嘴巴:“老师,我会学好的!” 她错愕地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小小的年纪,却有着如此成熟的心志,大山下的孩子,大概都会有些早熟,相比城市的孩子更懂事、更乖巧,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她握着孩子的双手看着孩子的眼睛“你一定可以学好的!”用坚定的目光带给他更多的支持、鼓励和自信。 “或许你很自卑,但实际你比任何人都坚强,你如同玫瑰刺下开出的花,艳而不骄,坚毅刚强。”志愿者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支教的意义,不单纯只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多的是给他们送来一份光明、一份希望,进行心对心交流,使他们得到心灵的熏陶。
2016-07-212016年7月19日,潍坊学院圆梦教育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于茹家庄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互动课堂。18日晚队员们在会议室里集思广益,经过商讨制定了有创新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互动课堂。 茹家庄小学是以“田园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快乐成长为办学核心,注重孩子们全面发展,因此队员们结合三天来对孩子们的认识和了解,对孩子们进行因材施教,教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课程。 上午,队员刘欣欣和王永奎教几名喜欢跳舞的孩子学习舞蹈,孩子们反应很快,学习能力也很强,几个动作一会儿就学会了,队员刘欣欣和王永奎就分开给他们矫正动作,经过N遍练习,度过蒙头的转方向难关,孩子们的舞蹈已经跳得有模有样了,虽然教舞蹈很辛苦,但是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两位队员很欣慰,为他们感到骄傲。与此同时,孙新队员在交给孩子们学习有感情的朗读优美的散文诗,孩子们跟着孙新老师一句句的大声朗读,学着老师有感情的声音,认真地模样真招队员们喜欢。 下午,队员王永奎负责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古诗词鉴赏课,赏析了岳飞的满江红。他从诗人介绍到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再到每句诗的翻译解释,为孩子们描绘出了这首诗的整个画面,诗人的神态,诗人抒发的感情,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去感受这首诗,了解这位大将军,大英雄。然后带着孩子们富有感情地去朗读这首词,最后带着孩子们去背诵,希望孩子们能从这首词中,读懂这位伟大的诗人。 下课时间,队员们和孩子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看着孩子在石碾旁玩的不亦乐乎,脸上挂着童真的笑容,队员们的辛苦也一扫而光。最后,几位队员教给孩子们养成每天记日记的好习惯,孩子们都坐的板板正正认真地写着今天的故事和感悟。 度过了丰富多彩的一天,孩子们又成长了很多,队员们也带着欣慰和感动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期待着他们更多地努力,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2016-07-202016年7月19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辛庄服务队”经过简单的洗漱与准备后再次前往调研基地柳山镇辛庄村,十名队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开始了第四天的调研活动。 首先,根据昨晚的会议安排,队员们在村委会分为两队,一队前往村东,另一队前往村西,各自开始了基层扶贫调研建档建卡的活动任务。队员们按照新庄村提供的材料耐心向村民询问着有关扶贫补助的相关问题,他们向村民们阐述了此次社会实践的主题和方式,村民表示会尽最大能力配合他们的工作,根据村民们提供的信息,队员们逐步完善了“贫困人口档案卡”,为下一步的工作开展打好了基础。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走访调查,队员们再次在辛庄村委会集合,接着讨论自己在调研过程中的感想,整理并汇总了收集到的资料。接下来,队员们决定与柳山镇派出所所长联系,又向他咨询一些的问题,以完善此次的调研。 所长热情接待了队员们,并一一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为了使队员们更加直观的了解柳山镇,柳山镇派出所所长带领队员们参观了辛庄村周围部分景点,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此次的调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晚上七点辛庄服务队按时召开了全体会议,分享了今天的工作体会,并同商讨了第五天的工作计划,还根据实际情况将调研方向和内容更加具体化,数据化,增强调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至此,“辛庄服务队”的今天的工作圆满结束,期待他们的精彩表现。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