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建设文明城市,增强市民的交通意识,秉承着“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理念,2014年12月20日下午两点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在潍坊学院附近的福海花园等路口担任临时交通协管员,为创建安全和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午两点,在量子志愿者部长的有序分配后,各个小组成员头戴小红帽,手握小红旗兴致勃勃地来到自己分管的路口。主要分成四个路口,一号路口是学校南门,金马路与东风东街的交叉口;二号是东方路与东风东街交叉口;三号是金马路与胜利东街交叉口;四号是福寿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同学们站在红路灯旁边,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们认真指挥的样子俨然成为寒冬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寒冷也抵挡不住志愿者们的热情,面对乱闯红灯者,他们耐心进行劝说;有人不走斑马线,积极进行制止;有人逆行了,马上挥旗进行阻止。有少数的市民会对志愿者的行为不理睬,但同学们仍然耐心的劝说并且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另外让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市民们对他们的评价很高对他们的行为很支持也很虚心的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就这样,直到下午四点才结束。虽然天气很冷风很大同学们很辛苦,但能为城市的文明建设奉献微薄之力,每位志愿者心里都会感到自豪。 通过这次志愿活动,同学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也用实际行动响应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积极带动大家遵守交通规则,争做文明市民。(李玉玲 贺冬钰)
2014-12-22为了给西藏贫困地区人民送去冬日里的温暖, 12月6日上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潍坊市爱心捐助站,为藏区需要帮助的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午九点左右,量子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了爱心捐助站。进入捐助站,志愿者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由爱心市民捐赠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爱心捐助站的服务人员告诉大家这些东西都是市民为资助西藏贫困人民捐赠的,需要大家帮忙将物品进行分类以便运往西藏贫困地区。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志愿者们都非常地踊跃。他们先将衣物进行分类,儿童和成人衣物分别放在一起。分好类别后,志愿者们便开始叠放衣物。为了更方便的分发给西藏人民,志愿者们将衣物按季节分类并整齐地叠放好放在袋子里。时值中午,在量子志愿者服务队和爱心捐赠点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所有衣物被折叠、分类,并一一装入袋中,它们将被送往新疆、西藏等需要它们的地方,为需要的人们带来温暖。 历时两小时的工作和努力,一袋袋的衣物整齐的排列在房间中,每个志愿者都略显疲惫,但更多的是努力后的喜悦和对远方贫困的人们的同情,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和努力,也奉献了他们的爱心。一次小的奉献或许作用不大,但一次次小的积累就能汇聚成巨大的帮助,物电学院的志愿活动结束了,但结束的仅仅是这一次小小的志愿活动,而永不停歇的是所有人对贫困地区充满爱的帮助和爱心(李芳 王吉祥)。
2014-12-08潍坊市26岁脑瘫患者周连收一直是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重点照顾的对象,服务队的成员们一直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看望周连收。为了了解周连收最近的生活,给他带去冬日里的温暖,服务队于2014年11月15日上午,再次去看望了周连收。 脑瘫患者周连收住在潍坊学院附近的一个民居院里,步行将近10分钟量子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们到达了周连收的住处,恰巧碰到了周连收的母亲,得知周连收换了住处,于是队员们便去了新住处。进门之后,队员们发现周连收自己一个人坐在地上看电视,发现服务队同学来了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用说的不是很清楚的话语招呼大家坐下。由于患有脑瘫,周连收的手脚都不是很方便,唯有一张笑脸特别灿烂。然后服务队的成员们和周连收开始了愉快的聊天,关心周连收的最近生活,问他最近都在干些什么,周连收慢慢的从最近的抽屉里拿出最近画的画给服务队的队员们看,虽然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是周连收依然清晰的读出了最近新认识的字,有时候遇到自己忘记的字周连收还会用并不灵活的手挠挠头,十分可爱。原本安静的小屋因为服务队的到来而充满欢声笑语,为小院增添了生气。几个服务队成员和周连收聊天的时候,另外一些则开始为周连收打扫房子,扫地,擦桌子,每一个人都在为周连收忙碌着。11点多,在替周连收打点好一切后,到了量子志愿者服务队离开的时候了,在嘱咐了周连收要记得吃午饭并表达了对其美好祝愿之后,服务队的成员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周连收还开心的和大家道别。 物电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此次去看望脑瘫患者周连收不仅为周连收送去了温暖,带去了欢乐,更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树立了一面旗帜,相信周连收会受到更多人的关爱。(李玉玲)
2014-11-18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一直致力于做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将爱心传承和传递下去,向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在经历了物电学院第十四届学生会换届后,志愿者服务队又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2014年10月25日,量子志愿者服务队的王红、朱雪良、朱婷婷、周继新等11名志愿者来到潍坊市潍城区西市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西市场社区是物电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长期合作单位。 下午2点大家集合完毕,在量子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带领下集体出发。经过提前的策划和安排志愿者顺利到达目的地。中华民族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此次活动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志愿服务献爱心”为主题。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一起为孩子们辅导作业,与他们做游戏;帮助一些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等,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志愿者们细心的照顾着老人们,全新全意的陪孩子们,整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的笑声,大家都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志愿者们都表示看到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深刻体会到了服务的乐趣,更深一步的懂得了奉献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志愿活动不仅仅是付出自己的劳动,更是需要用心去做。志愿者们都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王晓雪)
2014-10-27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于2014年年9月4日举行了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交流会,物电学院辅导员办公室副主任张芳芳老师、学生会主席团和暑期社会实践各分队队员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实践交流会上,物电学院暑期赴各地实践的小分队队员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了展示,分享了他们各自的实践成果与感受。其中“调研山东”调查小组同学对调研的结果形成了研究报告,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对于“潍坊市光电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这一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深刻的讲述了自身通过此次实践对于专业学习的认识和建议。教育帮扶支教团的队员们也阐述了“不断传递爱心”实践的体会和收获。个人实践同学代表也汇报了自己的实践成果,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在展示交流环节之后,张芳芳老师对同学们的实践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她希望同学们要珍惜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去发现现实社会特别是基层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努力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张老师指出,此次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益于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课外生活,也让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交流会,物电学院团总支总结了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并成功的把此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各种精神传达给了同学们,对同学们新学年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王晓雪)
2014-09-052014年8月19日上午,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来到潍坊市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市场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 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 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服务地方各项建设,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协作,共同做好双方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经友好协商,双方签订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达成了长期有效的共同协议。参加此次协议签订和挂牌仪式的有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仲明礼、辅导员办公室主任张芳芳老师,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市场社区负责人以及全体志愿者。 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是王进展、李科伟等9名志愿者同学在西市场社区的敬老院首次共同开展了打扫社区卫生、慰问老人、交通指挥志愿者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然后双方进行了“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和挂牌仪式。在签约和挂牌仪式上,仲书记表示希望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感恩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同学们得到锻炼,发扬大学生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本次基地的建立是本着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大学生自觉走向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大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双方就共同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的一系列有关事宜达成了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协议书,为今后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协议的签订不仅为物电学院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和锻炼的平台,同时为双方今后共同组织并开展更多有利于不断拓宽基地建设的合作领域和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王晓雪)
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