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同学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加深对双创的理解,激发科创兴趣,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于2021年11月15日下午在校孵化基地二楼组织双创成果展参观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21级辅导员鞠丽媛和竞赛组织部负责人管英鹏带队,近60名物电学生参加。参观开始,先由讲解员对双创成果展进行总述,介绍了展厅内历届校友在各大科创竞赛方面的获奖情况,再由建工、物电、机电等二级院校进行分区讲解,以达到区域明晰的参观效果。每个展区都有各自的主题,分别陈列着对应院校学生制作的相关科创成果,包括物电学院对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仪器的改进,建工学院的人民大会堂模型及手绘图,机电学院的救援机器人等,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广大同学的科研热情。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学习了相关创新创业知识,激发了广大同学的科创热情,为构建学风浓厚、创新频出的美丽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案:田江平图片:管英鹏编审:鞠丽媛设计排版:郭世奥
发布时间:2021-11-172021年10月25日,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采用线上答辩的形式,经过激烈角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参赛的9支代表队,获得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和2项三等奖。 答辩阶段,选手们主要从项目内容、所用技术、可行性研究以及市场效益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认真回答评委老师的问题,虚心听取评审老师的指导意见。本次答辩的项目类型多样,包括科普创意类和实物类等,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积极性。 本次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科技创新大赛为物电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光电信息及相关专业的认识。文案:顾士立图片:管英鹏编审:安然
发布时间:2021-10-272021年10月16日,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在临沂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院参赛的8支代表队,获得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3项三等奖,肖梅、戴长志等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比赛阶段,各参赛选手摩拳擦掌,在作品旁大显身手,向老师讲解作品创新的初衷、仪器使用和改进的原理、以及其广阔丰富的应用前景。答辩环节,评委老师对仪器使用的细节问题进行提问,选手们对答如流,同时虚心地接受老师们的指导建议。他们用科技创新的技术性,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完整的知识体系赢得评委老师的认可。本次第十三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促进了物电学子与其他高校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同学们对各类物理教学仪器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文案:顾士立图片:顾士立 编审:安然
发布时间:2021-10-18把握现在,引领未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优秀学生专访 梅宇 梅宇,男,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9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现就读于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一班。现任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第十九届学生会媒体宣传中心主任、物电学院自律委主席、2017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1班班长。在大学期间,梅宇学习上成绩一直居班级前列,工作认真负责,各方面表现突出。思想上,积极学习党的理论思想,坚持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上,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学习上,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引导同学、仔细认真。工作上,认真负责、脚踏实地。梅宇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曾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20余次。共获得:山东省光电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创青春潍坊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潍坊学院专利产品设计大赛二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等多项荣誉。在2018srtp中结题、在2019年srtp中立项成功,在2019年国家创新训练计划中在省内成功立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审批中。在自身参加创新活动的同时,也积极宣传比赛活动事宜,组建自己的团队进,引导同学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带动了了学院其他学生参与到科创比赛活动当中,绝大部分均已获奖。1.学长您好,请问您什么时候决定考研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我从大一开始就想着一定要考研,为的就是要上一所更好的学校。尤其在我2019年去了大连理工大学参观以后,我内心更是迫切想去一所更好的学府。不是说咱们学校不好,但比起其他更好的学校来说,咱们这真的逊色很多,我们应该去见识见识真正好的大学是怎么样的。2.为了这个目标您是怎样准备的? 在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勤奋复习,学习成绩一直居班级前列,也获得了2017-2018学年一等奖学金,2018-2019学年一等奖学金,我也积极鼓励自己的舍友选择考研,最终我的宿舍成为考研宿舍。3.对于择校方面,您有什么建议给学弟学妹吗? 我认为择校比准备重要,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1)优先选择自己学得好一点或者感兴趣的专业课。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课有: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路、还有我选的半导体物理。这些专业课我们基本都学过,如果当时学的时候就学得很好,那mo在专业复习的时候花的时间可以减少很多。 (2)定好自己想去的学校。关于学校方面的话,在初选的时候,至少定3所学校,可以1所985,1所211,一所双非,也可以其他心仪学校。反正就是要多找几所,越多越好,就是怕到最后发布招生简章的时候,换专业课或者公共课。划重点:根据选的专业课选学校有个好办法就是用淘宝或者拼多多等购物软件,搜索xxxx考研,就有好多买某某学校考研资料的。然后你就可以借助搜出来的结果,再去学校官网查询。 (3)看招生的人数和分数线。招生人数和分数线都在学校官网招生信息里公示,有的学校还会公布去年的录取名单。再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尽量选择招生人数相对更多的学校,而且专硕学硕的招生人数不同(为什么不提专硕学硕呢?主要就是数一数二的区别了,我认为已开始按数一的大纲先复习就行,毕竟去年好多学校数二改数一了)4.对于考研,您有什么建议和感悟吗? 对于我而言,考研真的很累,很累很累,你要复习的东西很多,初期可能你的热情很高,到了暑假就有很多放弃考研的人了,这时候你可以看下几个励志的视频,比如我在B站上,把一个视频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然后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初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将成为你坚持下来的动力。到后期,你又会感觉担心自己复习不完,即使你前期复习的很好,但也不要在最后放弃自己,你应该明白都已经快复习一年了,怎么可以在最后的时刻放弃。明确自己的目标,经常问问自己为什么去考研,我为什么要受这个罪?因为我想去好的学校,我想上好的大学,我想改变自己的人生。这都将成为你的答案。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你还有很多路可选,但考研复习将是一段最好的回忆,对于我而言。考研真的很累,所以你最好找几个研友一起学,有效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记住: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能赢! 文案:梁鸿飞 编审:王振国 设计排版:吕昱涵
发布时间:2021-05-16为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提高物电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带动同学们的创新积极性,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相关比赛要求,2021年5月12日晚,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于明正楼5109教室举办科技节宣讲会。本次宣讲会的主讲人为科技创新部负责人顾士立,宋宗琪,新思维科技创新协会负责人赵小龙,物电学院2020级全体学生参加宣讲。 会议伊始,赵小龙通过视频的介绍,帮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的工作原理以及目前的相关应用,向同学们展示往届学长们的3D打印作品,生动形象的对山东省智能控制大赛进行介绍,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随后,顾士立对山东省物理科技创新大赛,潍坊学院第一届科技创新设计大赛等四项比赛进行相关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比赛注意事项,提前为大赛做好准备。最后,宋宗琪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对3D打印的技术,工作原理,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3D打印,对3D打印创新设计大赛进行介绍,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另外,宋宗琪对周末培训的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全国互联网+大赛的相关内容、参赛赛道、参赛要求、比赛安排等方面进行说明、着重对与同学们关联较密的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进行介绍。此次宣讲的意义在于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了解3D打印技术,领悟科技创新的魅力,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同学们认真领会后,踊跃报名。照片:张德林文案:张艺琼审核:网络新闻部编审:崔景琦
发布时间:2021-05-14各党总支(党委、直属党支部):2020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连钢创新团队”“时代楷模”称号。近日,中共山东省委下发《关于开展向“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学习活动的决定》(鲁委〔2021〕)1号,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的活动。2013年以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以张连钢同志为带头人的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团队——“连钢创新团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担国家和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锐意改革、自主创新,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5G智慧码头,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连钢创新团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系列重要指示的忠诚践行者和模范推动者,是立足本职爱国奋斗的优秀代表,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自主创新生力军,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团队先后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省委、省政府“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齐鲁时代楷模”,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根据省委安排,在全校深入开展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活动。 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勇担使命、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连钢创新团队”组建之时,全球已建成三十多个自动化码头,而中国作为全球港口大国却没有一个。团队成员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坚定信念,全力攻坚自动化码头建设工作,仅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国外码头近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2017年5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在青岛港前湾港区正式建成,并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使中国自动化码头站在了世界港口自动化领域最前沿。自动化码头投产以来,团队不断突破自我,连续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单机作业世界纪录,创造了单机作业效率47.6自然箱/小时的骄人成绩,船舶准班率达到100%,全面超越人工码头。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信仰信念,砥砺初心使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奋力攻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连钢创新团队”面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和自身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情况,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仅高效建成技术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还将建设成本降为国外同类码头的三分之二。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中,团队创新运用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仅用一年半时间打造出首个零污染零排放的智慧、绿色码头,预计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3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55吨。团队通过自主研发、艰辛探索,推出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AGV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系统等十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实现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科技”的重要转变,用中国“智”造为全球港航业贡献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零排放、可复制的崭新方案。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打造高效、顺畅、协同的优良创新生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学习他们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品质。“连钢创新团队”在全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对项目研发、平面设计、设备引进、建设施工等每个细节都反复论证、精雕细琢、全面评估,确保科学性、适用性、长远性。团队召开数千次专题分析会,形成几十万字的分析报告和三千多份技术讨论记录,最终制定出精细详尽、契合实际的整体设计方案;团队闸口组在湿热高温的三伏天,连续一个月到山顶查看车流情况,设计出适用不同情形的40个闸口方案;团队导航系统开发组在测试过程中,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在现场对比分析行车数据,确保自动导航车停车位置精度在2厘米以内;团队信息技术硬件网络组经过上百次试验和修改,成功实现5G网络下集装箱运输和数据回传的全场景应用。在团队刻苦钻研和精心打磨下,全自动化码头累计技术升级173次、功能优化2000多项,在国内率先完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运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标准”。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恪尽职业操守,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专业精神、探索勇气,努力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建设中国的全自动化码头是“连钢创新团队”的光荣使命和执着梦想。张连钢同志接手自动化码头建设这一艰巨任务时,刚刚做完肺癌手术,但他忘却病痛,迅速投入工作,带领团队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扬众志成城攻坚、勠力同心创业的团队精神,锻造了一支富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钢铁团队。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坚持集体利益至上、不计个人得失,用青春和汗水生动诠释了“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科技工作者、国有企业职工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向“连钢创新团队”学习,就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敢接最烫手的山芋、敢啃最硬的骨头、敢挑最重的担子,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 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前进道路需要先进示范。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为榜样,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勇攻坚,乘势而上求突破,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宣传部2021年3月16日
发布时间: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