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我院在4210教室成功举办了孙逊运博士主讲的“量子大讲堂 - 名家讲坛”活动,本次讲座聚焦芯片制造流程,旨在拓宽学院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学术交流氛围。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尔河、副院长韩锴、孙兵及部分专任教师出席活动。 孙逊运博士在讲座开场进行了简要的自我介绍,分享了他丰富的学习和任教经历,随后便以一片晶圆为切入点,生动地开启了芯片制造的知识之旅。孙博士强调,芯片制造是一个高度精密且复杂的过程,其中硅晶圆的制备尤为关键,而光刻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复杂的芯片制造流程变得通俗易懂,引发了在场教师们的浓厚兴趣。讲座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提问,与孙博士展开了深入的互动。孙博士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专业指导。 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我院教师对芯片制造的理解,更为学院的学术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院将继续推进教学变革,助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迈向更高层次,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文案:田婷婷刘晓雯图片:汤宗仁田婷婷编辑:李浩编审:刘程爱
2024-12-21为进一步拓展博士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学院科研水平,2024年10月10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了教师工作坊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田昕、司会晨、马兴娟三位博士教师做学术报告,物电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参加本次活动。田昕、司会晨、马兴娟三位博士分别作了有关镱离子掺杂激光晶体的多声子耦合物理机制及波长拓展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银基硫化氯气体传感器微热板和气敏性能研究以及高效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氧化镍的改性研究报告。学院教师就三位博士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沙龙活动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博士教师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推动学院的科研事业发展。文案:刘晓雯图片:刘晓雯编辑:程子琪编审:杨阳
2024-10-13为助力博士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院科研水平,2024年9月5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了新学期首次博士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教师参加。会上,曹连振首先总结了学院前期科研工作进展,传达了学校科研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学校聘期和年度考核要求,对未来半年学院科研工作做了布置,勉励博士教师们要强化境界担当,特别是针对国家自然基金专家评审意见进行的探讨研究。 此次博士沙龙活动为博士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不仅激发了博士老师的科研热情,也为学院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推动学院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字:郑晓楠刘晓雯图片:郑晓楠刘晓雯编辑:韩振编审:刘程爱
2024-09-07为促进学术交流,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物电学院于2024年6月21日下午在知新楼4210室举行“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本次活动邀请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赵琨教授和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曹桂新教授作学术报告,物电学院在校博士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会议。会议伊始,曹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两位教授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赵琨与曹桂新两位教授先后登台,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赵琨教授以“低维量子物态的制备与调控”为题,围绕课题组在低维量子物态的制备与调控方面的研究探索,重点介绍单层NbSe2薄膜中无序诱导的超导增强效应、低维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荧光增强效应和复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异质结的界面结构。曹桂新教授以“笼目结构反铁磁材料的拓扑自旋结构和拓扑霍尔效应研究”为题,围绕具有笼目结构的非共线反铁磁半金属材料的磁性和输运性能展开的研究,详细讲述了由于拓扑磁结构改变而产生的拓扑霍尔效应等诸多有趣的反常输运性能,并对其磁调控机理给出了解释。两位教授不仅分享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还深入探讨了当前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与会者提供了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同学们就低维量子物态以及反铁磁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文案:张善超 刘松豪图片:张善超编辑:孙家帅编审:杨阳 刘程爱
2024-06-24为充分发挥退休老教授传帮带动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师德塑造和专业成长,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助力全环境育人工程实施,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拓宽学生视野,2024年5月9日下午,离退休工作处和物电学院于明正楼5205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活动。本次活动特邀请全国优秀教师逯怀新教授做学术报告,离退休工作处戴建民处长、梁志成科长、物电学院博士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本次活动。逯怀新教授以《论治学之道的思考》为题,从物理学之“道”、以德为师、以学为师、量子信息前沿等四个方面讲述了治学之道。首先,逯教授通过对《道德经》和《周易系辞传》的解读,讲述了何为道,使老师和同学对“道”有了深刻的的理解。其次,逯怀新教授结合孔子和陶行知的师德观来讲述师德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高校教师存在的问题。逯教授还结合了个人的教学感受,从爱学生和爱事业两个方面来讲述如何培养学生。最后逯教授简要介绍了量子信息科学的最新进展。本次“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让老师和同学们更深层了解治学之道不仅在于求真务实,更在于宽容包容;不仅在于严谨治学,更在于博采众长。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讲座,努力营造严谨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氛围。图文:张超越编辑:韩振编审:刘程爱
2024-05-12为提高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2024年4月20日上午,物电学院于知新楼4210会议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名家讲坛-暨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合成实验室主任贾晓鹏教授,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红安教授做学术报告,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王晓磊研究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王春雷教授、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张家良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微电子系主任张静教授等14位校外专家学者参会,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教授、在校博士教师和部分学生参会。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上,李英德副校长向受邀专家、参会师生介绍了潍坊学院概况以及物电学院近年来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总体情况与近期发展前景。随后,贾晓鹏教授以《掺杂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制备研究》为题,从材料设计,高温高压合成及应用方面进行极具建议性的学术报告。马红安教授以《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为题,从热电材料的研究背景与现状,具体分析高温高压技术在热电材料中的应用,及N型氧化物体系热电材料的高压制备与性能优化的研究。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专家学者以及同学们就超硬与热电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本次研讨会拓展了学院参会师生视野,增强了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人才,激发学生对前沿科学领域的兴趣,为学院科研和学科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讲堂,努力营造严谨优良的科研氛围。文案:谷佳琪图片:孙兵编审:孙兵杨阳编辑:程子琪
2024-04-222024年3月14日,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邀请张清清、董亚男、刘福静三位博士教师分享研究成果。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教师参加。张清清博士准确把握时代需求,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等方法,具体分析研究了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和硫化物荧光传感器的激发态动力学,主要交流了基于二苯砜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的超快动力学和基于萘啶分子聚集诱导延迟荧光机制以及咪唑并[1,5-α]吡啶基荧光探针检测苯硫酚的理论研究;董亚男博士基于微电子学面临的挑战即将失效的摩尔定律,做了《自旋轨道矩的磁化翻转及其研究应用》报告。该研究制备了CoPt成分梯度膜,打破中心反演对称性,利用电流驱动CoPt单层膜的垂直磁化翻转。以零磁场下极性可控的SOT翻转为基础,在单个四态非易失存储器中实现了16种布尔逻辑功能。在单个异质结中,通过控制外加磁场和电流脉冲,室温下既调控了面内交换偏置,又调控了面外交换偏置。刘福静博士做了关于开放量子比特系统的记忆效应的交流分享,热涨落会增加演化过程中的记忆效应。热涨落导致的记忆效应的增强对所有的磁场强度都成立,在大环境尺寸时更明显。在相变点时在特定的尺寸,Loschmidtecho的Fisher零点会导致系统记忆效应的尖峰,然而这种现象会被热涨落削弱。在小尺寸时,系统-环境关联的周期性回涨会导致系统的非马尔科夫动力学演化。本次的“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交流会,不仅帮助博士教师们接触到更多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扩展博士教师们的研究方向,更激发了老师们的创新思维,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举办类似的学术活动,努力营造严谨科学的学术氛围,建立起广泛的学术网络。文字:刘晓雯图片:张善超编辑:韩振编审:刘程爱
2024-03-152024年1月17日下午,物电学院在明正楼5205室举办第9期“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邀请杨洪超、王璇、孙兵、刘冰、张文君和邱潇乐六位博士教师分享国家基金申请经验。本次活动由物电学院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教师参加。 孙兵博士从指南变化、注意事项、高水平撰写、如何获得专家支持等四个方面给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撰写国家基金的细节;杨洪超博士强调在撰写之前要选择好自己的研究课题特别关注国家重点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经典问题,要结合平时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深刻认识和归纳总结,必要时可以向师兄师姐们借鉴经验;邱潇乐博士则提醒大家在撰写申请书时要求内容要具体详实、层次分明、标题突出;刘冰博士将撰写分为四步走搞清问题的来源,在此基础上要说清来龙去脉,相关研究状况,总结自己的特色;张文君博士从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可行性以科学问题的主线撰写申请书;王璇博士提出要紧紧围绕本次申请项目的主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以及当前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本次的“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交流会,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经验、增进感情、扩展学术视野的交流平台,提高了教师们国家基金申请书的撰写经验。未来,物电学院将会继续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努力营造严谨互助的科研氛围。文案:李益锋图片:胡煜坤编辑:张国廷编审:张国廷
2024-01-192023年 12 月 2 日上午,物电学院于明正楼 5205 室 举办2023年度第 7 期“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本次沙龙活动由尹秀、元赛飞和杜在发三位老师做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曹连振主持,全体博士老师及部分学生参加。尹秀博士从研究背景、物理机制、研究方案、设计思路四方面介绍了关于《基于多苯环碳骨架分子设计与构筑具有反常压致荧光响应的材料》课题的研究。元赛飞向大家分享了《合成氨单原子催化剂设计及曲率调控反应活性的理论研究》,并具体介绍了单原子V和Mo修饰单层ZnO合成氨性能、单原子Ru修饰单层BeO合成氨性能、缺陷碘纳米管的曲率与单原子催化剂协同促进氮还原三方面的研究。最后,杜在发博士报告的项目为《Micro-LED能效提升及应用》,他主要介绍了Micro-LED目前需突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与会者围绕以上三个学术报告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本次“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交流学术的平台,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拓宽学术视野。未来,物电学院将继续关注科学的发展动态,积极策划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培育优良的学院科研氛围。文案:费尧玥图片:费尧玥编辑:程子琪编审:张国廷
2023-12-032023年9月9日上午,我院于明正楼 5210 举办2023年度第6期“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薛正远博士受邀作学术报告。本次沙龙由学院副院长曹连振主持,部分博士老师及 2021级100余名学生参加。薛研究员以《从量子物理到量子信息技术》为题,介绍了量子计算的必要性、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共识性展望。报告内容丰富、学术性强。薛博士还向现场同学们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发展历史、学科平台、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基本情况,解读了招生政策及奖助体系等内容,鼓励同学们积极报考,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图文:曾祥钰编辑:程华东编审:张国廷
2023-09-116月3日上午,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于明正楼5205会议室举办2023年度第5期“量子大讲堂--博士学术沙龙”活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受邀参加本次活动并做了点评。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物电学院副院长曹连振主持,秦福勇、张钦伟和王美姣三位博士依次展示了近期科研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果。秦福勇报告的题目是柔性织物载荷传递行为的研究,秦博士利用拉曼散射光谱的方法,得到了经织和纬织受力不同的结论,为国家防弹衣的改进和国家C919大飞机相关材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支持。张钦伟报告的题目是海洋湍流中水下关联成像的研究,张博士对比了目前水下各种成像技术的缺陷和优点,并对后续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王美姣报告的题目是几类典型环境中量子纠缠动力学的研究,王博士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来保护量子纠缠,还简明地普及了量子纠缠的概念。三位博士的学术报告准备充分、内容丰富、学术性强,讨论环节认真、激烈,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结束时,李英德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李英德校长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的举行表示高度认可,认为有效地增加了博士间的相互了解,扩展了博士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学术上的交流与经验的互享,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了博士们学术自信,为学院创新团队的搭建和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李校长对活动后续的组织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鼓励各位博士教师作为学院的骨干力量,不仅要注重自己的科研研究,也要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把个人的发展与学院、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尽快成长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用之才。 图片:李益锋 周奇 文案:李益锋 设计排版:王婷慧 编审:张国廷
2023-06-04为提高博士教师学术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2023年4月15日上午,物电学院于知新楼4210室举办“量子大讲堂”: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于浩海教授、副主任王泽岩教授、国家优青桑元华教授、齐鲁青年学者高泽亮教授作学术报告,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英德与学院班子成员、在校博士教师及部分学生参会。开幕式上,李英德向受邀专家、参会师生介绍了潍坊学院概况与近期重点工作,物电学院近年来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总体情况与近期努力方向、发展前景。研讨会上,于浩海教授以“度相位匹配及激光波长拓展研究”为题,王泽岩教授以“光(电)催化反应选择性的调控策略”为题,桑元华教授以“铌酸锂晶体及周期极化器件”为题, 高泽亮教授以“孤对电子结构调控——BaTeMo₂O₉系列晶体研究”为题分别作了报告。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就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应用相关问题向专家提问,教授们一一回复、讲解。本次研讨会拓展了学院参会师生视野,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增强了科研团队协同创新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科研兴趣,为学院科研和学科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片:周奇 王宇桐 文案:周奇 王宇桐 编辑:单体昊编审:张国廷
2023-04-17为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物电学院于3月29日下午在5210举办量子大讲堂,借助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国际交流项目,在线转播了诺奖得主乔治·帕里西教授关于”复杂系统——探略世界中最简科学规律“的精彩讲座,部分教师与22级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聆听了讲座。 乔治·帕里西教授,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于20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复杂系统理论的开创性贡献——发现从原子到行星尺度的物理系统的无序和涨落的相互影响。 在本次讲座中,帕里西教授从椋鸟群的协同飞行展开讲解,通过对椋鸟群的分析,生动展示了由众多相互影响的成分组成的系统的行为。进而将这种行为分析推广到物理学中的电子、原子或分子的运动规律和集体行为。讲座既生动形象,又徐徐深入,引人入胜。聆听者既尽感物理魅力,又颇受科学思维启发。 本次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领略大师风采、引导高阶思维、发掘自身潜能的平台,也为大家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情境。未来,学院仍将继续通过量子大讲堂专题讲座等形式,科学指导学生,拓宽学生视野,促进物电学子成长成才。文案:孙永元图片:孙永元编辑:陈怡春审核:于慧
2023-04-01为全力备战"第十四届"蓝桥杯省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3月21日,物电学院在7111举办量子大讲堂,开展蓝桥杯赛前培训。程志强老师主讲,戴曰章老师以及50余名学生参赛选手参会。程老师详细讲解蓝桥杯大赛的比赛规则、比赛流程、比赛环境以及注意事项。程老师以单片机题目为例,讲解重点知识,强调客观题和程序设计题的关键点,指出许多易被忽视的重要细节;通过分析历届考题,预测今年题目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鼓励同学们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总结,全面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为将来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程祝愿参赛同学在第十四届蓝桥杯省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优异的成绩。此次培训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大家参与蓝桥杯比赛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物电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刘文泽 文案:杭士晴 编辑:王婷慧 编审:张国廷
202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