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举国同庆。当祖国大地沉浸在欢庆佳节的喜悦中,物电学院的青年学子正以奋斗为笔,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为传递榜样力量、激发逐梦热情,本期“榜样风采” 特辑,我们将目光聚焦于 23 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刘源 —— 一位在学业深耕、科研创新与服务奉献中不断突破的青年代表,一同探寻他用实干镌刻成长足迹的青春故事。
**个人简介**
姓名:刘源
专业:2023级通信工程(智能物联)
任职情况: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班级副班长
**获奖情况**
国家级荣誉:荣获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第十一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项)国家级优秀奖;拥有6项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5G通信网络优化分析平台”等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省级荣誉:获得“大唐杯”省级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大赛省级二等奖、“未来领袖杯”山东省大学生创客大赛省级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省级三等奖等多项奖项;并获评“山东省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社会调查活动优秀调查员”、“潍坊市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先锋”等称号。
校级荣誉:挑战杯一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与铜奖、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银奖、优秀学生干部、三等奖学金、三下乡优秀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军训训练标兵等荣誉。
以学为基,科创赋能
在学业领域,刘源始终以“精益求精” 为准则,不仅专业成绩与综测成绩稳居专业前列,更主动以学科竞赛为 “练兵场”,在一次次实战中淬炼创新思维、锤炼专业硬功。深耕书本知识的同时,刘源更坚信 “理论的价值在于落地”。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他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前往临沂市郯城县,为当地青少年打造一堂生动的“科技融合课堂”:从构思课程到准备教具,他反复调试3D打印设备,设计红外循迹小车组装方案,并围绕“水的导电性”“电路搭建”等实验,一遍遍演练操作流程,每一个细节的较真,只为让孩子们能在安全、有趣的氛围中感受科学魅力。在一次次科创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这份收获也成为他继续深耕学业、探索实践的不竭动力。
以责为要,服务领航
作为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与副班长,刘源始终将服务同学、助力集体发展作为目标,用细致与担当扛起学生干部的责任。今年迎新季,他提前牵头制定学院迎新方案,从志愿服务、宣传保障、咨询点设置等方面全方位规划,确保分工明确、衔接顺畅。面对报到高峰和家长咨询集中的突发状况,他迅速调配人员增设临时咨询点,确保迎新现场秩序井然、高效运转。“服务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和同学、和学院一起成长。”这段经历,让他的统筹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显著提升,也收获了学院师生的广泛认可。
以爱为帆,奉献筑魂
志愿服务是刘源大学生活中另一抹亮色。他的足迹遍布乡村、校园与潍坊社区: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他是给乡村孩子讲科技的 “小老师”;在校园中,他是“考研护航”“迎新引导”等活动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在社区中,他定期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普及防诈骗知识,还多次参与社区清洁、养老院慰问等活动。正因这份坚持与担当,他先后获评“校级三下乡优秀个人”“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以及“山东省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社会调查活动优秀调查员”等荣誉。深入基层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共情”,也更坚定了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榜样之声**
谈及未来,刘源真诚寄语学弟学妹们:“大学是探索自我的广阔舞台。愿你们在学业上深耕不辍,在实践中大胆迈步,在集体中主动担当。不必畏惧挑战,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积淀。以梦为马,脚踏实地,你们一定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文字:付善勇
图片:刘源
编辑:田绪涛
编审:刘程爱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0
2025-10-08
2025-09-27
2025-09-26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