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物理】“青春护夕阳,大爱驱贫困”潍坊大学生躬身知行谭家秋峪

发布时间:2018-08-31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学习践行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7月24日,晨光初露,“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按计划进行第十一天志愿服务活动——帮扶谭家秋峪村生活困难的老人。

台风“安比”突如来,志愿服务暖人心

经历了前一天台风“安比”的侵袭,村中已有不少树木被无情刮断,有的横跨河流弯似桥,有的依扶电杆亲如伴。尽管整个村子正渐渐告别黑暗的笼罩迎来黎明的曙光,但仍处于断水断电状态,服务队成员见此场景,揪着忐忑的心飞快地奔向谭国防大爷家。“院子里有水草不好走,别滑倒了啊……”谭大爷热心说道,服务队踏着暖心的叮嘱走到谭大爷屋中,在昏暗的屋内依稀看到桌子上剩下的碗筷,一位志愿者见状赶忙上前去收拾洗刷,谭大爷连忙说:“你们天天在村里为村民忙前忙后的做了这么多好事,这点活我来就行了,你们快坐下。”可志愿者们深知谭大爷一个人在家生活已经十几年了,身上还留有意外的烧伤,生活的孤独和艰辛让志愿者们毅然决定要让谭大爷感受到子孙般的关心与温情。

干净利落地收拾完碗筷后,志愿者们又打扫起了屋子,屋内仅有一个灶和地面上的木柴。说起这灶,它已经陪伴了谭大爷大半辈子,旁边的手动排风仿佛鼓动着整个家的希望,灶下熊熊烈火则供应着另一头寒冬中老人仅有的温存——土炕,而灶上的大锅则与孤单的老人形成了鲜明反差,志愿者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再三对谭大爷强调:一定要注意室内用火安全,以免发生火灾!随后志愿者们和谭大爷聊起了家常,谭大爷说:“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补助,才让我这个老汉子有机会活这么长久……”看着谭大爷说这句话时脸上挂满了幸福感、喜悦感,志愿者们也由衷感叹中国2020年全面脱贫工程的伟大,也树立起了对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烈信心。

探鲐背老人,感百善孝先

告别谭大爷,志愿者们经过多方打听,马不停蹄赶到谭金友母亲谭奶奶家,虽然志愿者们与谭奶奶素味蒙面,但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正坐在门框前乘凉的鲐背老人,破旧的门框虽然不高,但却已能阻挡老人大半个身躯。“奶奶,奶奶,我们来看你啦……”志愿者们热情地慰问着,谭奶奶看着身旁的女儿谭大娘说,“这都是谁啊?”谭大娘答道:“这是前几天在村里画墙画的大学生啊,画得可好看了,他们还在村里边给孩子上课,教的可好了呢!”志愿者们听得谭大娘的夸奖内心充满喜悦,志愿者同学接着问道:“奶奶,奶奶,您今年多大年纪了?”“九十六了!”志愿者们惊叹的目光中透露着满满的祝福。

在一番暖心交谈后,志愿者们发现谭奶奶视听能力虽有所下降,但精神和意识却十分充足与清晰,志愿者们开玩笑问谭奶奶有什么高寿的秘诀,谭奶奶则语重心长地说道:“多亏了我这俩闺女和儿子轮换着伺候,闺女、儿子都很孝顺也很勤快,他们不用我操心,也不惹我生气......”这一句话让在场的志愿者们内心掀起一番波澜,是啊,百善孝为先,谭奶奶子女正是用孝心践行着孔子讲道的“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谭奶奶一家也正用行动告诫着“量子”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学生党员、志愿者们“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不忘初心,造福社会!

排心中烦扰,传文艺真情

追逐着烈日繁光,志愿者们穿梭乡间小道,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谭培元大爷家中,尽管屋中没有灯红酒绿的装饰,也没有样式齐全的生活用品,但谭大爷正安静地坐在板凳上看书,整个屋子散发着阵阵书香,七旬老人沉醉在“竹”的字画中,久久不能自拔,“哎呦,你看,我这看的太入迷了,你们快请坐……”志愿者们问道“大爷,家里就你一个人住吗?”谭大爷说:“老伴走得早,孩子都在外边忙,家里就我一个人,不过幸好有这些书画陪伴,倒也不显得没趣。”志愿者们听完阵阵心酸,看着角落里散落的棋子无处安放,心里不由得想象谭大爷也一定像这些棋子一样孤独吧,志愿者们捡起散落的棋子,“大爷,我们下盘棋吧,可不要让着我们呦。”语罢,只听闻“飞象,跳马,出車……”说说笑笑,好生热闹。

其实贫困的岁月里,人也能感受到某些深刻的幸福温暖,志愿者们一边专注着和大爷下棋,另一边已然悄悄准备完毕歌伴舞,等到谭大爷看完志愿者们热情表演后,两手呱唧不停,赞不绝口。谭大爷两眼闪烁,深情地告诉志愿者们:“其实人老了,反而看淡了许多,贫穷啊,大不了少吃两口嘛,但一定要有心里营养,你们来我家,真的是太感谢了……”志愿者们接着又和谭大爷聊起那些年的开心事,谈起那些年心中深刻而难忘的事情,用温情驱赶孤独,用言语分享快乐。志愿者们正用自己的实践认知努力为谭大爷创造一个温馨而又文艺的生活氛围,也衷心祝愿谭大爷在国学书香中忘却艰苦,品味人生。

旧房改造废渣留,学子洪荒齐力清

下午时分,志愿者们根据村民的指引来到一位新盖好的房屋屋后,疑问道:“我们不会走错了吧,这是谭焕顺大哥家吗?这房子明明是新盖好的啊!”可等到志愿者们走到房屋门前时,看着眼前的一幕,诧异而又心酸……谭大爷大门敞开,正和女儿在院子里吃饭,咸菜、干馍馍头、白开水、柴火炉子、大水瓮...再看那间新盖好的房屋里仅留有一张床,志愿者们顿时明白,原来这正是鲁书记之前提到的扶贫项目——房屋改造,由于谭大哥三年前得了一场脑血栓,下肢已经瘫痪,语言也已表达不清,女儿虽刚上初中,但非常懂事,每到假期就忍者严寒酷暑外出打零工,加之国家的贫困补助和邻居的救济勉强过活,这些信息志愿者们也只能从好心的邻居口中得知。

看到院子废渣满地堆积,志愿者们一致决定不管忙到多晚,也一定帮谭大哥把院子清理干净。志愿者们从邻居家借来三辆手推车,凑齐五把铁锨,一把铁锹,一把镐,按照各自所长,有推车的、有铲除的、有刨砸的、有搬运的,志愿者男女生们并肩作战,把各自跳动的心紧紧地与手中的工具绑在一起,炎炎烈日下,汗水“飞流直下三千尺”,奋战一个半小时后,看着各自手中瞬间长起的水泡,晶莹剔透,何其壮观。稍作休息后,志愿者们更加娴熟地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工具。听,这一敲,掷地有声;看,这一铲,硕果满满;望,那一推,风驰电掣……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航天精神的第一条和第四条,双腿无法走动的谭大哥用瘫痪后大家只能略懂一二的语言重复着“干得好,好样的,好样的……”其实细看谭大哥的眼睛已经泛红了,要知道这是谭大哥一个人已经永远也无法完成的事情了,经历了四个多小时艰苦奋战,志愿者们终于把废旧石渣清理出院子,本就狭小的院子瞬间显得像一个广场,宽敞而明亮,谭大哥说要在志愿者们收拾出来的这片空地种葫芦,志愿者们也由衷希望在大家汗水的浇灌下种子努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女儿也能学有所成,守护着谭大爷幸福美好的度过晚年。

青春在握,责任在肩,从晨光初露到炊烟袅袅,当吟诗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同时,是否更应该去思考体会生活在广大农村贫困群众的艰辛。答案是“是”!十九大提出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为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完美收官,这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尤其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深入了解社会老年群体生存状况,倾听老年人的声音,关爱老年人的生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敬老、爱老、助老!敬残、爱残、助残!奉献爱心,肩负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幸福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韩昌道)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536-8785608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邮政编码:261061

潍苑物电

潍物先锋公众号

Copyright © 2005-2022

版权所有:潍坊学院

鲁公网安备 37079402000792号

鲁ICP备050023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