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是“理论发现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项目,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邀请了复旦大学物理系施郁教授于
据悉,施郁教授是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量子力学,量子场论等。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至1994年为南京大学研究生,199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至199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作博士后研究。
施郁教授向大家介绍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获得者,讲解了凝聚态、拓扑、相变等物理专业名词的概念。教授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受益匪浅。同时,施教授的演讲也激发了大家的探索真理的热情,同学和老师们向施郁教授发来连珠般的提问。例如,如果超流现象的存在是否可能制造出永动机?复旦大学的学生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以及复旦大学对研究生在毕业院校与个人知识储备及能力的看法等。面对在座同学和老师如此刁钻古怪的问题,施教授的脸上露出从容的神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为大家解决疑惑,做进一步的讲解,更是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物理是神秘的,更是奇妙的。本次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开阔了同学们的思维,也使同学们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路上应该有一颗严谨的心。(吴家胜)
2025-11-02
2025-10-24
2025-10-24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8
2025-10-10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