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命脉,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学史强心”社会实践队于2021年7月18日参观了“使命、担当”的党性教育基地——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通过实地参观来感受革命先辈用鲜血捍卫的新时代美好生活。 在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讲解员讲解下,我们深刻的了解到: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军队的浴血奋战、人民的拥护支持,才成就了一条重要的战时交通线,更是一条生命线——“渤海走廊”。在渤海走廊的伟大斗争中,我们的党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和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了“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战胜了武器精良的敌人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并以“渤海走廊”为依托发动群众,大力组建武装队伍,在较短时间里,部队由原来的游击队,发展到独立营、独立团。“渤海走廊”的形成壮大,正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没有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就没有“渤海走廊”的胜利。之后从“渤海走廊”这里走出了的大批革命干部,他们战斗在大江南北,为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应该铭记,是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烈士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的赤胆忠心和牺牲精神对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习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英勇无畏和勇于牺牲的革命抗战精神,更好地了解了先烈们的革命历史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红色基因就要传承”的精神,用心用情讲好党史篇章,弘扬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致敬英烈,以史为镜,奋发学习! 文案:王凌怡、陈硕 图片:李海宁 设计排版:吕昱涵 编审:刘明阳
2021-07-19——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组织开展暑期托管青年志愿服务为大力支持中小学免费暑期托管服务,给暑期托管注入青春力量,帮助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自7月19日起,为潍坊市部分中小学提供暑期托管志愿服务。为确保志愿服务有序、高效地进行,志愿者们提前做好了人力、物力的分配,并根据服务学校特色,制定出详细的活动开展方案。志愿者们在学校制定的暑期托管计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以科普小课堂、红色宣讲、安全引导、体育锻炼等主题活动为服务形式,在教育服务中帮助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志愿者们还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益智游戏小道具,以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此次暑期托管志愿服务活动,物电师生积极响应,为这一特色民生工程提供了教育保障力量,同时志愿者们也在服务中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将始终秉承教育性、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主题,服务好、组织好系列活动,携手“暑期托管”,在这个假期为更多的家庭带去“舒心”与“温暖”。文案:王潇雅图片:王晨辉设计排版:吕昱涵编审:安然
2021-07-19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感恩之心,帮助潍坊学院大学新生树立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意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量子志愿者服务队在2019年10月19日于潍坊学院弘德书院举办“无偿献衣物,真情暖人心”大型军训服回收活动。军训生活结束,伴随大一新生十几天的军训服如何安置成了一个问题,新生们弃之不舍,留下又占据空间,军训服回收活动,让军训服有了一个能继续实现它的价值的归处。周六早上,集合于弘德书院11号公寓的志愿者们开始了搬桌椅、搬宣传板、找场地等军训服回收的准备工作。值班的志愿者们满怀热情,有人接军训服,有人整理军训服,有人帮助捐献军训服的同学登记、签到,捐献军训服的大一新生从早上的寥若星辰,到中午的熙熙攘攘,同学们的爱心像这一天的太阳热情奔放,用自己的力量,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前来捐献军训服的同学们络绎不绝,旁边场地的工作人员也来看看我们的工作情况,“你们军训服要送到哪里啊?”“送给工地上的农民工叔叔。”志愿者回答道,他们看着大学生们的行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军训服在一件一件的增加,志愿者们都会按顺序,把衣服折叠好单独包装,鞋子、腰带、帽子等分开整理,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志愿者们的爱心细心。一天的军训服回收活动结束之后,志愿者们等来了提前联系好的农民工,帮助农民工们把军训服装上车,农民工们连连道谢,并叮嘱志愿者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志愿者与农民工们合影留念,结束了一天的军训服回收活动。迷彩传递爱心,旧衣奉献温暖,回收的军训服如数捐给了农民工叔叔,同学们的爱心之举也将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冬日的温暖。此次活动强化了潍院学子节俭意识,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传递了志愿服务精神,养成了志愿服务意识。撰稿人:郭子佳审核人:赵小倩指导老师:王振国
2019-10-21中国青年网潍坊8月9日电(通讯员赵小倩)7月19日,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茹家庄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延续着七年支教的传统。茹家庄小学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西南, 因四面环山、交通不畅,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为帮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感受快乐,“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启动“圆梦大使”公益项目,启迪和支持当地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子女筑梦圆梦,助力精准扶贫。“圆梦大使”项目就是保证一个或者多个志愿者对应一个学生及其梦想实施“一对一”“多对一”长期人财物帮扶,解决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让每名学生成为追梦人,让每名志愿者当上“圆梦大使”。图为实践队员们组织第一次全体学生会议,孩子们一脸欣喜地听实践队员袁宏涛为学生讲解“圆梦大使”项目的相关事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宽 摄图为实践队员张景皓作了简单介绍后马上就有一群喜欢他的孩子追着他,并与他愉快的交流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宽 摄在实践队员张娇举着号码牌和自己结对的学生们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晓丽 摄图为小朋友们向实践队员赵小倩请教作文书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景皓 摄图为两位小朋友与实践队员一起嬉笑玩耍,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晓丽 摄图为小朋友马玉洁在受到实践队员赞扬后,灿烂的笑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文洋 摄图为小朋友马浩然让实践队员丁玉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联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景皓 摄图为何林芝、王瑞阳两位小朋友和实践队员王通一起将自己的小小心愿写在纸飞机上,准备一起放飞。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淑蕾 摄图为小朋友陈美如与实践队员牟辛蓓一起玩吹气球的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 摄图为“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小倩 摄
2019-08-24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从指尖溜走。我已经是第二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了,而两次的感受又完全不同。去年夏天,我作为一名队员来到了潍坊市安丘市柘山镇的一个小山村,生活条件很艰苦,停水停电的日子仿佛历历在目。今年来到茹家庄,生活条件亦是如此,于我而言,这早已是成为一种习惯。图为支教团队队长(中)与两位队员交流工作安排。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宽 摄从队员到队长,我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去年夏天,作为队员,我只需要听从队长的安排,将队长安排的工作都做好就可以,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甚至还会有大把时间去休闲娱乐。而作为队长,我要学会的东西太多太多了。7月18日,我带着十五名队员踏上了来山区的公交车,一路上我心里非常忐忑,害怕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但好在一路畅通,我们顺利到达学校。到达后的每一天都精心制作着未来一天的工作计划,或许稍有不慎,就会冷落了某个队员,就会让事情搞得一团糟。作为队长,我知道,我要具备的不只是统筹安排的能力,还有团结好每个队员,维持整个队伍的和谐关系。短短几天,我彻底地了解我每一个队员。他们会对这里的条件有所抱怨,会后悔当初下了来这里的决定,会觉得如果不是来社会实践,我们都会在家里吃西瓜吹空调。这些对于作为第二年参与三下乡的我来说,我都能理解。而我能做的,就是通过安排工作,让他们更好的在这里生活十五天。我是那个醒的最早,平时嘟囔最多的女孩子,队伍里年龄比我大的有很多,但我反而像个大姐姐一样,伪装的很成熟,妥当。我也会焦虑,但我不敢在他们面前暴露我自己,坚强地伪装着自己,因为我知道,一旦队长垮了,整个队伍都会垮。我是一个好队长,我也有一群好队员我很庆幸拥有一群好队员,我们的团队太庞大,或许在工作完成方面他们还不够好,但我知道,他们在认真听我安排每一项计划,在努力做好我安排的每一件事。我的一个队员曾经跟我说:“姐,你有工作直接安排我就行,我一定让你放心。”他可能不知道,就这样一句话,能让我开心很久,能让我坚持下去,继续带领团队闯一闯。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兄弟姐妹汇成一家,大家生活在一起半月,感情早已超越朋友,我们是家人,对,我们就是家人。有一天,我走进男生宿舍,外面天气很凉爽,我的队员们却在屋里无所事事,在打游戏,在追剧。当时说不上来有多失望和难受,瞬间感觉胸口有阵阵剧痛。这是我第一次对这群家人生气,但好在在我训过之后,大家又重回岗位,继续工作。我对他们的感情很复杂,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我曾经觉得他们永远不会让我失望,因为他们很优秀。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是一群刚刚步入大学一年的“孩子”呢,他们的经历不如我多,我又怎能过分要求。队长就是要一步步去引导,做他们社会实践的老师。图为志愿者们拿着行李初次来到茹家庄小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金宇 摄参与了两次社会实践,身边没有老师,生活起居都是自己去计划,这足以让我长大,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是队长,我有带领好大家的义务。社会实践,让我们学会很多,让我们相约“成年”。(通讯员 赵小倩)
2019-08-24中国青年网潍坊8月2日电(通讯员汪文洋)沿着前七年的光辉足迹,潍坊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再一次来到茹家庄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茹家庄小学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西南, 因四面环山、交通不畅,教育、教学基础相对薄弱。连续八个暑假,志愿者们扎根于此,围绕“七彩假期”的主题,通过德、智、体、美、劳五大主线,为小朋友们开设各项趣味课程,帮助学生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感受快乐,助力精准扶贫,启迪和支持当地留守儿童和贫困孩子筑梦圆梦。为响应“教育兴农”号召,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设立了“七彩”课堂,更深层次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7月19日,“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再次为孩子们开展“七彩”课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快乐,增长知识。志愿者贾洪飞为孩子们普及俄语字母,并把日常用语教给孩子们。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小倩 摄马择优小同学在认真的将课堂所学的俄语记在笔记本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文洋 摄在课堂上,志愿者杜晓丽向孩子们讲解“biang”字的结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淑蕾摄志愿者贾洪飞与马玉洁进行课间沟通交流,并且马玉洁同学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文洋 摄课余时间,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玉宽 摄一向腼腆的贺筠祺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开导下,在认真写着自己憧憬的未来。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娇 摄书法课上,课下调皮捣蛋的贺霖志小朋友也在一本正经地向志愿者杜晓丽虚心请教拿笔姿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梁淑蕾 摄硬笔字写的不够标准的马浩然小朋友向志愿者杜晓丽请教,杜晓丽为孩子们亲自示范写字,纠正书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牟辛蓓 摄志愿者汪文洋与姜秀雯小同学一起玩“1+1”的游戏,彼此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泽宇 摄
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