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周一,是升旗的日子。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与学生们举行了升旗仪式,一起把五星红旗升到旗杆的最顶端,让它随风飘扬。 一双双小手端正,行着少先队礼 操场上,赵校长、服务队全体成员和暑期班同学全体同学面向国旗,庄严伫立。国旗下,两位升旗手和两位护旗手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伴着国歌伴奏响起,一双双小手端正,行着少先队礼,口里唱着嘹亮的国歌,目光注视着国旗,俨然一副严肃的样子,展示着对国旗的尊敬! 庄严的国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完鲜红明亮,“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学生代表郎玉茹小姑娘清脆的声音下,感恩这个人人熟知的话题,被娓娓道来。队员们希望这些孩子们能从身边的人和物开始学会感恩,进而再感恩世界,感恩美丽的家园——地球。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服务队副队长齐松亦在国旗下进行题目为《好习惯,益终生》的演讲,希望孩子们讲礼仪、懂礼貌,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去成就生命的精彩! 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日语课,哈,是姚晓岱老师的日语课!” “我们又要‘画’字了,像画画一样!”……孩子们高兴地进入教室,却也不忘七嘴八舌的讨论!“同学们,我们又在这个地方、这个时间见面了!”服务队队长姚晓岱热情的和同学们打着招呼,“接下来依旧由我来陪你们度过你们的日语课。” 姚队长用日本侵华史引出日语,讲到南京大屠杀更是愤愤不平,姚队长希望孩子们能够接受日本文化,在爱国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努力学习,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告诫孩子们对于历史要“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鲜艳的彩色卡纸下发到孩子们手上,上面有着姚队长熬夜备课的成果——“五十音图”日文字母表。孩子们看到一张张卡纸,脸上充满对未知的渴望,课堂还未正式开始,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询问姚队长读音,姚队长踱步于课桌之间,耐心的为孩子们一一解答。 “姚老师,我们永远也忘不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是吗?那你们可要加油奥!身体力行,不忘国耻,报效祖国!” 从书写到发音,从“五十音图”到常用日语,从懵然无知到体悟国家。那一张张无比认真的脸庞和端正的书写,让服务队员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孩子们通过PPT了解了日语的发源和国家的发展,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报效祖国的热情。 孩子们高举彩色卡片,那鲜艳的色彩就像他们的未来,绚烂多姿。孩子们自信的笑脸和争先恐后的回答,让志愿者们心里涌出一股感动的暖流。 我不怕危险,我不比任何男生差 下午14时30分,自来水龙头前排起长龙,孩子们的笑声回绕在学校,手中握着气球,队伍旁,服务队队员谭洪洁同学正正协助同学向气球中装着水。 “老师在给气球灌水哎!我们有玩具了!”“气球灌水不是我们的玩具吗?老师怎么也像个小孩子!”“你看我的气球,好大!可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却始终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 教室内的讲台上,蜡烛伫立在凳子上,窗外的风吹来,火苗摇曳。“孩子们,把气球吹起来!”谭洪洁同学对孩子们说道,“我们今天上一节趣味实验课,一起去探索一下未知世界的奥秘!”“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谭洪洁同学向孩子们仔细叮嘱了安全事项,并逐步向孩子们进行演示,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上,目光之中满满地是期待,动作中满满地是跃跃欲试。 马千惠,一身紫色的衣服干净整洁,下课也表现的乖巧懂事,格外引人入目,她的双目始终跟着谭洪洁同学的双手转动,实践环节更是第一个冲上讲台,成为第一个完成实验的孩子! “你这么喜欢实验吗?这对于你们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不怕危险,我不比任何男生差!”“不愧为小‘学霸’啊!加油!”“谢谢老师夸奖!” 实验顺利完成,孩子们的脸上挂着天真的笑脸,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教室中。随着铃声的响起,大家欢呼着跑出教室,当教室只剩下服务队队员收拾实验用具时,马千惠轻轻地走过来,“老师,给您!”只见她羞涩地拿出三根软糖,“这是给我们的吗?真好!谢谢你!”那一双大大的眼睛透露着的真诚,微微震动心底的那根感动的弦,她开心地微微一笑,转身投入到孩子们的笑声中去了。 孩子们的天真,是服务队队员所珍惜的;孩子们的单纯,是服务队队员所呼唤的;孩子们的梦想,是服务队队员所守护的。支教路上,不仅仅是教学,更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
2017-08-272017年7月16日,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团队在茹家庄小学的支教之旅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教学工作全面铺开。 我想要唱歌,我长大要当一名歌手 马千惠,娇小亮黑的脸庞,有着一颗艺术家的内心,热爱着音乐,身边总是有着一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体,是一句句优美的歌词。音乐课上,一首《虫儿飞》,勾起了孩子们童真童趣的幻想。这是马千惠最喜欢的一首歌,她安静地坐在板凳之上,双手托着下巴,双目紧盯投影,樱桃小嘴紧跟节拍,完全沉醉于那美妙的旋律之中。 “你为什么喜欢唱歌啊?”“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啊!就是单纯的喜欢音乐,每次听歌我都特别开心!”“这是你的梦想吗?”“我想要唱歌,我喜欢唱歌,我长大要当一名歌手。”天真的小女孩一脸坚毅地看着服务队音乐课负责人孙路冲,勇敢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目光坚毅却又柔和,透着对唱歌的热爱,带着对长大的渴望。 空中细雨婆娑,仿佛是在哭诉着什么。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她忽然顿了顿,眼中也含着泪水,她哽咽得说:“我的家里没有钱买一个音乐播放器,可是我喜欢唱歌,每当学校喇叭里放出歌声,我都会跟着哼唱,哥哥姐姐,我的梦想能实现吗?”孙路冲同学大声回答:“一定会实现的。”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这朵纸质的玫瑰,送给你 “老师,这节课是折纸课吗,折什么呀?” “玫瑰~” “太棒了!我一定要学会。” 郎玉如,身材高挑,瘦弱的肩膀上担起了一个班长的责任,“外刚内柔”却是对她完美的形容词。“老师,下一个步骤是什么呀?”她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寸步不离的注视着服务队趣味折纸负责人崔珍瑜,崔珍瑜同学也耐心地教着折纸步骤,她在一旁认真的学着,体现着对于新鲜事物不可限量的的渴望和挑战欲。 雨停,雷歇,云端的太阳放出光芒,她在教室内的折纸也已经完成,看到自己两个小时努力成果的喜悦,在那可爱的脸庞上显露无疑。时间也到了放学的时刻,几个女生小心翼翼的捧着玫瑰花放到书包里的,她却羞涩的跑上讲台,小心翼翼的将自己汗水的结晶捧到崔珍瑜面前。“郎同学,你怎么还不走啊?这朵玫瑰花真漂亮!”“老师,这朵纸质的玫瑰,送给你!”“啊?”还未反应,她已经跑出教室,回应她的,只能够是会心一笑! 一群在田园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城市的灯红酒绿,闪亮霓虹;亦无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却呼吸着喧嚣中最为干净纯粹的气息,伴随着自己心中最美的梦。
2017-08-27柳山雨停现欢声 瓜田农场忙支农 骤雨初歇,一片葱茏。上午九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整装待发。他们今天要完成一件特殊任务,跟着柳山社区的李书记前往特色家庭农场进行西瓜采摘。 经过了一段蜿蜒的爬山之路,志愿者们看到了瓜田里几位村民正在忙碌的身影。大家有些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帮助他们采摘西瓜。“别踩空地,踩到瓜蔓子上,孩子们”,瓜田的另一边传来了一位大娘亲切的声音,这里语音刚落下,一位志愿者就一脚蹬到了泥地里。由于下了一夜的雨刚刚停下来,所以泥地变得更加的泥泞松软,“我的鞋子拔不出来了”,志愿者们都咯咯地笑了起来。找到了能够在泥泞的瓜田里行进的方法,志愿者们的行动变得稍显自如了一些,绿叶瓜蔓在脚下缠绕,硕大的西瓜在垄边静卧。 一位大伯左手操着一把剪刀,右手轻拍着瓜皮,侧耳倾听着它们的声音。剪刀咔嚓声起,一颗颗成熟的西瓜便从藤蔓上脱离下来,一连串娴熟的动作令志愿者们赞叹不已。瓜田边一辆轻卡正缓缓驶来,志愿者们自觉地跟随着大伯在瓜地里排成一列,开始忙碌起来,一颗颗十几斤重的西瓜在他们手中接力传递着,力量与激情此刻尽展。女生志愿者们也丝毫没有退缩之意,平日里皓腕凝霜雪已然不复存在,手上、胳膊上沾满了泥土,但她们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雨后的暑天,又闷又热,汗珠顺着脸颊不停滴落,志愿者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全然不顾。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志愿者们将轻卡的车厢装得满满当当。望着渐渐远去的运瓜车,志愿者们方才察觉各自的汗流浃背。 师生接力助义卖 精准扶贫献爱心 瓜车缓缓驶入潍坊学院校门,明正楼前停稳,提前预定了西瓜的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老师们早已在此等候。卸完认购的西瓜,车又开进潍大花园小区,看到爱心义卖宣传板的老师们摊前驻足。 “这个西瓜熟不熟?给我挑个好的” “你们从哪里拉来的?” “我们是从柳山拉来的,我们正在那里进行“三下乡•千村行动”暑期社会实践,看到农户的西瓜在地里躺着,不好卖,就想着帮帮他们,解决一下他们的实际困难,于是就组织了这次‘爱心扶贫,筑梦柳山’的义卖活动,老师,您多挑几个吧。” “好的,我多挑几个,你要帮我把西瓜搬到车上去啊!” “好来,没问题” 就这样,将近3000斤西瓜在2个小时内被抢购一空,买到西瓜的老师说“我们这次买到的不是西瓜,买到是一份爱心,还有一份脱贫致富的决心。” “感谢潍坊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感谢潍坊学院的大学生,这次帮我们可是解决了大问题……”7月15日下午,临朐县柳山镇柳山社区的村民李海龙知道潍坊学院的老师们把西瓜爱心认购后,满怀感激之情。 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社区成立了家庭农场,种植了有机西瓜。眼看西瓜成熟要上市了,偏偏天公不作美,夜里下起了雨。雨后的露天西瓜,在地里时间长了会造成口感、品质下降。更要紧的是,太阳出来,地里的西瓜可能被晒坏炸裂。正在临朐县柳山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物电学院“圆梦教育”服务队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刻兵分两路,一路帮农户抢收西瓜,装车发货。一路联系在校的老师和同学,组织微信认购,在潍坊学院展开了一场“爱心扶贫,筑梦柳山‘三下乡•千村行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助力扶贫爱心义卖”的活动。下午3时,新摘的西瓜送到潍坊学院,老师们闻讯而来,你一袋、我一袋,纷纷为农户脱贫增收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2017-08-27“欢迎同学们来到辛庄,我们村是一个拥有1800多户人口的文明村,作为我们村的书记,同时也作为一名大学生的父亲,我还是很理解你们大学生的,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得到锻炼,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为辛庄带来技术和市场。”李书记在社区的会议室里热情地说道。 友善 当志愿者一行人,穿着统一的文化衫,拉着笨重的行李箱充满激情地奔向柳山社区的门口时,恰巧遇到了一位奶奶,奶奶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对我们说:“你们大学生很好呀,放假了不回家还想着来俺农村帮助俺们,高兴啊”。 实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亦如王进喜所言,志愿者们在没有床铺的情况下,选择通过自己搭架支床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种挑战。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将工具搬进屋内,通过自己的想象拼接起床的大体结构,你安架子,我拧螺丝,就这样一鼓作劲,面对着酷暑难耐的天气,志愿者们一上午便搭建起了五张双人床。 互助 在经过团队讨论以后,志愿者们讨论出了生活所需物品购买清单,准备动身前往超市购买物资,在相对炎热的天气里,志愿者们行进了大概二十分钟后到达了目的地,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志愿者们悉心地采购着。在返程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了久经酷暑后的暴雨,志愿者们互帮互助拎着物资返回柳山社区。 空气中是被暴雨洗礼过后的一丝清凉,在这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里,志愿者们的实践生活也开始渐渐地步入正轨。
2017-08-272017年7月15日,正值炎夏,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茹家庄小学的第二天,彼时的茹家庄小学,刚受到昨夜暴雨的洗礼,洗去了沉积的尘埃,正焕发出一番迷人的模样。 上午7时,服务队成员在吃过简单的早餐后,服务队队长姚晓岱正式与山东大学暑期实践服务队队长李永霞完成任务交接,属于服务队的支教工作正式展开。服务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教室,雨水侵袭了这所小学内依山而建的教室,导致正常的教学行动无法进行。暴雨有功,却也有过。 “真正的历练已经开始,这场暴雨,便宣召着我们的决心。”服务队队长姚晓岱说,“夜晚,山顶的雨顺势而下,教室内已经布满积水,但现实还是和我们的想象有一定差距,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要严重,地面、书桌、书柜等无一不被雨水浸泡。”服务队队员分工协作、整齐划一。扫帚在地上摩擦,抹布在桌面划过,动作干净利落,孩子们也热心的加入进来,帮助队员们整理教室。整理的虽不是面面俱到,却也整洁干净。同时,服务队队员们也合力整理了厨房,并在服务队副队长齐松的带领下,做出了茹家庄支教的第一顿饭!自给自足,这是服务队不变的方针政策。 下午14时,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黑板上“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醒目动人。在姚队长的组织下,队员们很快安排孩子们坐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子。“姚老师,你们今年要待多久啊?”“老师老师!你还记得我吗?”“老师!今年能够再教我们演话剧吗?”……孩子们刚坐下,便已经闹开,幽默天真的问题,将天真、可爱,活泼、调皮,乖巧、懂事,均表露无遗。“请大家安静!下面由我们‘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介绍一下自己,在以后的十天日子里,将由我们来教授课程。”支教工作以此作为标志正式开展。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要和孩子们熟络起来。”姚队长开门见山的说道,“童言无忌,是把关键的双刃剑。它是工作开展的优势条件,却又是阻碍工作的 ‘拦路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姚队长时刻提醒队员,不要在意孩子们说的话,被孩子们不正当的言语激怒更是大忌,要不断完善自己,发现不足,及时改正,用大学生的修养去教育、影响孩子们。 一天的忙碌,在傍晚时分画上句号。夜晚的茹家庄小学黑暗而又宁静,学校东侧的一处亮光却显得格格不入。屋内,茹家庄小学校长赵世坤和队员们环桌而坐,正在召开总结会议。会议上,气氛活跃,赵校长出言有章,把教学经验对队员们进行传授,希望队员们能够本着“传经授道,携手并进”的原则,竭尽所能,把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留给孩子们。随后,队员们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和赵校长一起针对白天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讨论解决,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调。 支教在路上!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但在这段支教的日子里,队员们将和孩子们一起讲述夏天的故事,一段动人的故事,一段青春的故事。
2017-08-272017年7月14日上午十时许,时隔一年,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茹家庄“圆梦教育”社会实践服务队按照计划,经过三次客车周转,如期抵达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茹家庄小学。 服务队由9人组成,将在此处进行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学校校长赵世坤一早便在骄阳下的校门外等候,并表达了对队员们深切的欢迎之情,队员们也深受感动。为了满足新队员们的好奇之心,赵校长不但带领服务队对校园进行参观,并耐心的对服务队疑惑之处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教师资源不足依旧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地方偏远、生活条件的艰苦,让更多的年轻人望而却步。”赵校长语气平稳的说道,“占用你们本该放松自由的暑假,来到这‘沧海一粟’的小山村,我表示由衷的感谢!” 下午14时,物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贺志波、指导老师王振国和张芳芳来现场指导了本次实践活动。贺书记强调:一定要对此次支教活动加以重视,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为茹家庄小学的教学工作注入青春的血液。 “我想要表演一个节目。”一位羞涩的小女生拿着本子说,却又羞涩的跑到一边。赵校长补充说:“孩子现在跳个舞还好,唱歌也熟练,唯独不能大方地表演。”看着孩子们向上阳光的笑脸,贺书记的内心十分激动,并对志愿者们说:“一定要全方面、多层次的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联合其他专业的学生,如音乐专业、播音主持等等,一定要尽全力丰富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在发挥孩子们的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鼓励孩子们克服自身缺点。” “老师好!”服务队队员应声望去,见一位同学奔跑而至,冲向服务队队长姚晓岱。“胡浩奇,你还记得我啊!”羞涩的胡浩奇同学“恩”的一声,便拉着小伙伴走开。 在白天交流中得知,山东大学暑期实践服务队亦在此处进行实践活动。傍晚时分,姚队长也与山大队长李永霞进行会面交谈,就支教工作进行交接。姚队长说道:“交谈是必要的。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感情是纯粹的。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接过她们的大旗,结合工作优势,‘以不变,应万变’,尽量降低孩子们接受新 ‘老师’的难度。” 支教,不仅是带给孩子们丰富的活动,更是给孩子们成长路上送上梦想的启迪。激动,忐忑,好奇,是开始;总结,收获,反思,是成长。服务队在路上——“茹家庄圆梦支教活动”。
2017-08-27